3 试镜(2 / 2)

只要头发稍微造型一下,就能去拍封面了。

玛莉亚再度收敛心神,她居然连续走神了两次,果然是太累了吗……

她对海瑟说:“那么,我还有工作。”

话音未落,一个看起来是玛莉亚助手的人走过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正要关上门的玛莉亚鬼使神差的回头,目光落在海瑟身上。

单靠衣着来改变气质也许会带来一时的错觉,一个没接受过教育的人穿起西装能扮成学者,可是一旦开口还是会立即暴露,玛莉亚有点好奇,海瑟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蛹茧的蜕变?

“女孩,你很幸运,有一位模特儿因为签证问题而缺席了。”玛莉亚收起打量的目光,为她敞开了大门,“所以是的,你可以进来了。”

……

峰回路转地,海瑟得到了一次面试的机会。休息室里约莫有三十个女孩在等候,清一色都是年轻漂亮的女生,还有几张熟悉的脸孔,不乏当红的新人及已成名的前辈,这可是纪梵希的春夏形象广告,竞争自然激烈。

各大高级时装品牌都会在新一季的时装上架前释出一支形象广告,广告就如字面意思一样,向外推销品牌的形象,形象广告不会像产品广告那样特定推销某一样商品(不过展示的大多是新一季的产品),它宣扬的是一个概念,让人觉得“啊,XX就是这样的品牌”,因此形象广告不会使某样产品的销量显着地增加。

但为什么他们每年都会释出春夏及秋冬两支形象广告?很简单,就是为了维持“高大上”的气氛。

很多人看完形象广告都不知道自己看了个啥,都是一堆很美但是意味不明的画面,拍摄手法还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很正常的,形象广告营造的是一个氛围感,让人产生各种幻想从而对品牌生出向往。

并非只有品牌代言人才能为品牌拍摄广告,事实上像纪梵希这样的奢侈品牌很少会聘任代言人或者品牌大使,越是奢侈的品牌越是如此。

一般品牌聘用代言人是为了透过代言人的影响力去接触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但是奢侈品的门槛较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负担,发挥不了明星效应,而且奢侈品牌喜欢塑造距离感,所以他们偏好请超模或者名气没那么大但气质跟品牌相符的明星,而非主流明星来代言。

奢侈品牌旗下的彩妆线和香水最常找明星代言人,这也是单品价格较低的缘故(相对成衣线及饰品线而言),不过他们找的人都是最精挑细选的,例如香奈儿和凯拉·奈特莉,迪奥和查理兹·塞隆。

海瑟安静的等候工作人员喊出自己的名字,她说不上自己的心情是紧不紧张,毕竟大大小小的试镜不夸张的说她参与过上百场,然而模特儿的试镜真是第一次。

她看着一名又一名女孩被叫进去,直到整个休息室只剩下她。

“海瑟·米歇尔。”

经过漫长的等候后终于轮到她了,海瑟尾随工作人员进入面试室,说是面试室其实是工作间,只不过把桌子和杂物都搬开空出一条通道来。

面试官有两个人,玛莉亚·提多和一个男人,他介绍自己是这支广告的导演。

导演说:“米歇尔小姐,请简单的介绍你自己。”

海瑟从善如流的用两分钟做了个得体的自我简介,她有考虑过要不要在谈吐里赋予自己一种有趣的、会令人眼前一亮的人格,只不过桌后有认识她的人,如果突然变成另一个人就有古怪了,最后还是决定打安全牌。

介绍完了,两人的表情都没什么变化,玛莉亚接话:“这支广告的概念是‘超模的幕后′,你认为你能胜任这个角色吗?一名超模?”

这是个陷阱问题,如果她回答能够,那就是她不自量力了;如果回答不能呢,说明她对自己没信心,可以直接转身出去了。

海瑟只是思考了几秒,答:“成为超模一直是我的目标,如果有机会能在镜头面前模仿前辈们的风范,我会尽力而为不让她们失望。”

玛莉亚点头:“很好,给我们展示一段台步吧,把想像自己成大明星那样。”

为什么是“大明星”而不是“超模”,因为如果要求她们像超模一样走台步就太为难人家了,成为超模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把台步走得出神入化,然而她们现在不是要去走秀,重点不是台步,而是展示自己的明星气质。

海瑟是最后一个进入面试室的,这是最差的位置了,在看过前面二十多位模特儿后,面试者免有些审美疲劳,恨不得早点下班,而海瑟在这个时间走进来,除非她的表现惊世脱俗,否则恐怕难以给他们留下好印象。

毕竟她是被临时放进名单去的,摆在最后一位亦情有可愿。

尽管如此,海瑟还是有着优势的。

因为试题是“像大明星一样走一段台步”,而她根本不需要去“扮演”一位大明星。

海瑟退后数步,站到墙壁前面。

她闭上眼睛,前世的画面从心头袭来,熟悉得就像是昨天的事。

昂贵的高跟鞋在踩上红毯的瞬间便陷入柔软的绒毛里,起初只是哄动,很快地那动静就变得一发不收拾,当他们发现索菲亞·米歇尔来了,所有镜头都立即转向她,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恨不得把相机怼到她脸上拍,华服及珠宝淹没在闪光灯里并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海瑟睁开眼睛,气场一变,彷佛红毯在她脚下铺开,空旷的房间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记者和粉丝,人们疯狂喊着她的名字:“索菲亚!索菲亚!”

——她本来就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