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音笑道:“当初大姐拿了银票给我,我都给了方忠,日后算作你的分成。”
“囤……囤了多少粮食?”傅云瑶瞠目结舌的问。
顾知音:“没细算过,但结合方忠每月寄回来的信看,他俨然成了那一带最大的粮食商。”
当初她让方忠去江南以开粮铺为命,悄悄建粮仓,一点一点的囤粮。
他初来乍到,想要在众多商人之间占有一席之地不容易,好在顾知音的目的也不是去与人竟争,所以明面上粮铺的生意一般,反而给了方忠方便行事。
“所以你才让爹主动请缨揽下此事,一旦爹到了江南,就直接与方忠对接,根本不必多费唇舌。”傅云瑶道。
顾知音点头:“恩,彭州旱灾没有粮后,多处粮商都开始大肆囤粮,企图涨价大赚一笔,但也为时已晚,他们收购的不到多少粮食,何况还要这么多人分。方忠囤的粮食已足够解彭州的燃眉之急,他按过去的价格卖给朝庭,其余粮商也不敢恶意涨价。”
“毕竟民不与官斗,他们没了优势,再与朝庭作对只会死得更快,何况有了方忠这种良心商户在前,其余商户若只管赚钱不管百姓死,引起的民愤也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不然到时候钱没赚到,命都没了。
傅云瑶听得一愣一愣,她就这么无心的随手给了一笔钱,转手就能翻倍了?
惊喜来得太快,她反应不过来。
“你胆子可真大。”半晌,傅云瑶佩服的道。
换谁都不敢去建粮仓囤粮啊,毕竟很有可能亏得血本无归。
但不得不说,机遇是伴随着风险而至的。
不出意外,她爹这功劳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傅云瑶再看顾知音的眼中,闪烁着浓浓的激动与惊喜。
顾知音抿唇笑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也是仗着重生的优势,京城粮仓内粮食变质发霉的局面她无力改变,便只有另辟蹊径,只要灾情得以缓解,没有引起动荡,那么齐国就不会借机攻打大燕,沈临舟就没有机会上战场。
上辈子虽说有自己从旁相助,成就了沈临舟,但谁又能保证这辈子即使没有自己,他不会有其他机遇呢。
顾知音觉得扼杀他所有上战场的机会才是最稳妥的。
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赚钱了。
傅家捐出了粮食,父王又以最低的价格筹到了粮食,替皇帝省了一大笔开削,到时候皇帝只会感激又感动,但这一进一出,她却赚了个盆满。
十月初一,天气阴沉沉的。
顾知音替老王妃去普宁寺捐香火钱,还有她手抄的一本佛经送去寺里,一来祈福,二来还愿。
原本这些事情老王妃都是亲自去的,不过入秋天气聚凉,她不小心染了风寒,温氏日日前去伺候汤药。
普宁寺是达官贵人们最爱去的寺庙,虽不比皇家寺庙,皇觉寺恢宏壮观,但也威严肃穆。
顾知音将佛经交给圆真大师,捐了香油钱后便上处拜了拜。
来都来了,该给佛祖菩萨烧柱香。
普宁寺与皇觉寺相差不远,只隔了一个山头,但皇觉寺是皇家寺庙,除非特定时候跟着皇帝上山,平时旁人都进不去。
“郡王妃,您知道山头那边的皇觉寺中,谁在那吗?”如意在外面晃了一圈,回来后神秘兮兮的问。
“谁啊?”胡妈妈率先开口问道:“不是妃嫔就是公主。”
如意摇了摇头。
“总不能是皇上吧?”
如意继续摇头。
顾知音没有说话,却也一脸好奇的望着她。
如意也不卖关子了,开口道:“是太后娘娘。”
顾知音诧异的道:“太后?”
“千真万确。”如意肯定的回道:“普宁寺不少贵夫人们都在议论,太后三天前去的皇觉寺,不少夫人们得知后想去给太后请安,在太后面前露露脸,不过整座皇觉寺都被御林军给围住了,没有太后的召见,夫人们压根进不去,只能无功而返。”
“听说太后已有十多年未出过宫了,貌似是因为梦到了先帝,所以这才去了皇觉寺祈福给先帝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