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守仁杀疯了(1 / 2)

杨文玉虽然只是举人之身,但这论政论学的本事却是不一般,临安城里几位大儒也是对杨文玉颇为赞赏。

面对名不见经传的王守仁,杨文玉自然是没将对方放在眼里。

迈着轻快的步子便是登上台,手中握着一把折扇,随着手腕抖动,扇面打开,在手中微微晃动。

“何为民,圣人早已言过,在尚书之中便有民为邦本之词,便是说民为国家之本。”

“虽无有民,便无可言国,但在下认为,万民皆蒙昧无知,因此才需要我等圣人学子行教化之事,若无我等宣扬圣人学说,这天下自然不可安定。”

杨文玉的挑衅的看向王守仁,抬手道:“之前与王兄的师兄于街上论及此事,我曾言过,这天下是靠天子与士大夫共治之,此话更是千古以来的定数。”

“难道朝廷要让愚民为官,让百姓来治理国家?说到底,读书人才是国之根基。”

“而且王兄不也是儒学门生?难道王兄这几十年来读的书都是错的?”

杨玉文一番话堪称滴水不漏,既是引用圣人之言,又是拿出实际的论证,在场的人皆是叹服不已。

更何况这些人皆是儒生,自然是觉得杨文玉说得对,不少人都认为王守仁此番必输无疑。

王守仁朝李兆的方向看了一眼,接着便转过身朝台下的众人笑了笑。

“张口闭口皆是圣人,难道离开圣人之言,这国将不国?”

“三皇五帝皆是被奉为文治武功的明君,那时候难道就有所谓的圣人之言?”

“百姓愚昧,已经愚昧了千年,为何我等圣人学子还不能将天下万民都教化?是我等都是废物?还是说圣人之言根本不足以治世?”

王守仁的三个问题就像是三个巴掌,直接扇在所有人的脸上。

事实就是如此啊,圣人之言如此牛逼,那为何几千年过去了,万民还是愚昧的?

其实说到底,不管是圣人也好,还是读书人也好,其实他们都没有真正去想过教化万民,这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放在如今更是这样,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学八股文又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当官,为了仕途,为了自己,谁还会去在乎百姓是否愚昧无知?

王守仁这个三个问题看似没有正面回答杨文玉,但却是赤裸裸的打击这些儒生微薄的自尊心,完全没有留一点余地。

刚才还洋洋得意的杨文玉顿时眉头紧蹙,神色凝重的看着王守仁。

这家伙怎么如此犀利?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啊?

王守仁给他的压力完全超过了当日的房玄龄,这家伙的话可谓是句句诛心...

杨文玉开口道:“王兄是在质疑圣人吗?是在质疑儒学吗?如此行径,当为大逆不道!”

王守仁摆摆手,平静的道:“我并未否定圣人,也并未否定儒学。”

“只是想告诉各位,圣人其实没有错,儒学也没有错,是我们错了,是我们错误的理解了圣人言论,这才导致不能教化万民,至今还让百姓愚昧。”

王守仁这番话顿时触怒了不少在场的名士大儒。

一名大儒当即站起身,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直接开口道:“你说我等曲解了圣人之言,难道这千年来的大儒都是错的?好!那你来说说,什么是对的!”

另一名大儒亦是站起身道:“儒学延续了几千年,岂是你一个后生晚辈可以评说的,当是大言不惭!”

王守仁并没有被这两个大儒的气势吓退,神色依然淡然。

“就拿刚才这位说的民为邦本来说,圣人既然说民为邦本,其实很简单,就是说民为国之本,无有民,便无有国。”

“是你们非要在这句话画蛇添足,圣人难道不知道百姓愚昧吗?即便百姓愚昧,但百姓依然是国本,这与是否需要读书人来教化并无关系。”

王守仁继续说道:“说到此处,我便直接来说说治民治国,其实两者本就是一回事,治民便是治国,安民便是定邦,陈如杨兄所言,朝廷不可能让无知的百姓为官,治国自然是需要我等。”

“我等自认为圣人门生,按照圣人之言治国,但这一切皆是从书上来,拿一件简单的事情来说,粮食是国家的根基,但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杨文玉不屑的笑道:“治国便是治国,何须知道粮食是什么种出来的?”

王守仁摆手回道:“那我且问,若是粮食减产,影响到国家,为官者是不是应该想办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还谈何治国?难道靠着圣人言论就能让粮食多长些出来?靠着圣人言论就能抵御天灾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