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本来心里有火,但是一想士颂给自己的交待,宁愿士颂自己被豫州君臣看不起,也绝对要化解这次困局,给荆州争取到缓和的时间。
于是,蒋干也附和着笑了笑,说道:“机密之事,当然只能讲给机密之人,还请诸公海涵。”
既然蒋干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弘等人也没有继续为难他。
等候片刻后,早有小斯将前堂的事汇报给袁术,袁术听说蒋干很是自信,也起了好奇之心,便让人把蒋干带到后厅。
他倒是想听听蒋干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策略。
见到袁术后,蒋干立刻大礼参拜,而后说道:“豫州缺粮,乃是军队和百姓争粮之故,若是百姓不与军队争这次秋收的粮食,则豫州粮草,绰绰有余。”
“你这不是废话吗。”袁术好面子,蒋干的参拜让他很受用,口气还算友好。
“这次中原灾荒,多有百姓南下,除了部分进入荆州之外,还有进入汉中和豫杨之地的难民。正是这些难民增加了豫州和扬州的粮草负担,若是后将军下令,豫杨之内,不接受难民,让他们去别处逃难,则问题迎刃而解。”蒋干说出了士颂的建议,让袁术大吃一惊。
“你家主公,可是高举仁义旗号的儒学弟子,这种驱赶难民的策略,他也提的出来?”袁术坐直了身子,看向蒋干。
“不然,正是我家主公仁义,荆州如今还算安定,这些难民可以到荆州逃难。我荆州秋收的粮草还可以支应一二,而且这样一来,还能免去把粮草从荆州运到豫州的消耗。”
“后将军将难民请出豫州之后,秋收的粮草,可以直接供应纪灵将军,时间上更快,岂不是一举两得。”蒋干的说法,着实有些打动袁术。
见袁术还在犹豫,蒋干立刻将士颂的书信递上,说道:“此乃我家公子亲笔书信,务必让在下直接交给后将军。”
“哦?这么慎重?”袁术接过书信一看,不禁被书信内容吓到了。
这士颂胆子还真大啊,士颂信上说,自己以前听过一句童谣,叫做“代汉者,当涂高。”
看到这话,袁术浑身一震。
按他的思维逻辑,这童谣,说的不就是他袁公路!
只是士颂在信里面说的委婉:如今听闻后将军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便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士颂不才,不敢逆天行事,这次后将军借粮,本不应推脱,但士颂实在是有难言之隐。
接着,士颂又搬出了忽悠刘表的那一套,说自己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交州士家的嫡子之位。他想要争夺士家嫡子,可如今三哥咄咄逼人,自己新定荆州,正需要积蓄力量,应对来自士徽的威胁,故而粮草实在无法支援。
至于蒋干说的应对之策,也只是暂时的权益之计,自己愿意明着和后将军结盟,暗中向后将军臣服。这些百姓待自己荆州安定之后,后将军也击败刘备,占据徐州。
那时候,待淮南不缺粮食之时,会让他们返回。
最后,士颂说,听闻后将军曾被刘表曹操联合偷袭,若是日后能用到荆州军,自己绝对和后将军一起报仇。
说来说去,士颂就是说现在荆州有难处,分不出多余的粮草,你那边应对不了的难民,你赶过来,我想办法应付。
我士颂愿意暗中向你臣服,只要你帮我说话,表示支持我是士家嫡子就行。
而且你袁术有帝王之相,自己也认,绝不敢违逆。
字里行间,处处放低自己,供着袁术。
尤其是士颂说袁术有上天庇佑的帝王之相,说的袁术心里那个美滋滋啊,手下文武也好,各路诸侯也好,能明确表示肯定自己有帝王之气的人,只有士颂了,这种人,自己绝不可能发兵去攻。
但是若是不攻士颂,他要怎么解决境内粮食不足的问题呢?
看了看还跪在地上的蒋干,把流民赶到荆州去,确实不失为一种妥协的办法啊。
“你且退下吧,这事,容我和众谋士商议商议。”
你的谋士们,绝对不会同意。蒋干临机一动,说道:“后将军,只怕是众谋士们不愿同意?他们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