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招降人才(1 / 2)

“但凡冤枉,实际上..算了..”

“牢头,我知道你最清楚谁最无辜?不想全家死,就老实交代。”

“谢,教主不杀之恩。”

牢头连忙跪下来,感恩谢戴。

可见,这些小吏有多么油滑。

“教主想问什么?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这牢房,可关押童生或落魄的秀才。”

【伤天和不伤文和】问出来,公孙田立即懂了。

他是世家出身,远比校长了解曹魏的九品中正制。

过去两汉采用举荐制,每年朝廷会朝地方下放,不同名额的举荐名单。

得到举荐人不一定能当上官?答案是不一定。

还要参加相应的考核,考核通过进入见习期,见习期政绩突出才算正式拿到“入门证”。

而“举荐”和“考核”几乎全部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这是两汉落没的原因之一。

汉末张角曾经得到荐举,但考核不合格,被刷下的落魄秀才。

也就是说这个汉末最大的反贼,跟黄巢一样,都是没有考上的落魄秀才。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更进一步,他原本想笼络世家,采用了对世家有利得到官员选拔制度。

从此,官员的选拔,不看能力,只看家族血脉和势力大小。

可以说,曹魏灭亡是从曹丕开始..

诸多官员岗位,本来就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现代都免不了,别说古代了。

而九品中正制一出现,直接变成世家之间,互相繁殖。

从此世家无人可制,只要谁出的条件好,世家就支持谁。

司马家进一步让步,世家立马跟着司马家混。

从此,一只又一只的“聪明人”,掌握了国家权力。

想到这里,公孙田知道,正儿八经的秀才,大多数有着官身,根本不可能从贼。

但这些落选的秀才,特别又被关进监狱的落选秀才,对朝廷失望通顶,又想一展自身抱负。

他们常常选择当叛贼的狗头军师。

“真秀才,也不至于落魄到这种地步。”

“碰巧了,牢房里,真有一个不第秀才。”

不第秀才?

【伤天和不伤文和】眉头微蹙,这个词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不第秀才,就是得到举荐,考核不合格,被刷下来的人。”

“原来如此。”

经过公孙田的解释,【伤天和不伤文和】恍然大悟。

不就是考试第一,面试被刷的意思吗?

考核不通过,还不是考官看他不顺眼。

古今都一样。

这时,他来了兴趣。

“哦,说说他的来历。”

牢头想了想,回答:“审满,此人寒门出身,少有才名,得到本地官员举荐,但世家王家听信相师之言,说小少爷能得到举荐,日后官至公卿。”

“所以,王家不择手段,试图让其溺亡,审满莫名其妙落水,生了场大病,也因此考核失败..”

“后来,王家恼羞成怒,将其腿打断,永远无法举荐当官。”

“审满因何事入狱?”

“前几日,他无缘无故跟你冲突,当街刺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