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汉朝雄狮,不容野犬觊觎"(1 / 2)

我爷是刘邦 大春最棒 3272 字 2个月前

“过来。”刘启示意曲二靠近,随后从身边太监手中取过一把战斧,开始在地上勾画起图案来。

“请听我说。”刘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地面上比划着,“我有一个想法。这些火枪其实不需要设计得如此庞大。枪管可以做得更长、更细。让枪管紧贴腰部与肩膀,然后从枪管处向外画两到三道线至枪口下方,这样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瞄准器。”

周围的人感到困惑不解,但那些专注倾听的工匠们却睁大了眼睛,震惊得几乎掉落了下巴。

科技的发展依赖于扎实且循序渐进的进步,但同样不可或缺的是大胆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工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火器制造专家,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从事火器的生产。他们能够明显地看出太子所提出的建议中蕴含的实用价值。

在工匠区中,刘启继续解释道:“这是枪管的基本造型,但你们可以在枪管上安装几根火绳,并通过夹子固定以便于射击。射击时点燃火绳,以此来引发推进剂的爆炸!至于子弹和火药的配比,你们可以依据枪械

“尝试找出最合适的火药量,并将其用纸包装好!”刘启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话语间思路愈发清晰,“装填时,步兵只需轻咬开封纸,将子弹和火药一同放入,过程便告完成!”

他继续解释道:“如此一来,装填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也避免了火药装填过多或过少的烦恼!”

在当前的制造水平下,追求过于尖端的火器无异于幻想小说。但对于基础的长枪,汉朝的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火药,作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之一,其真正的用途往往被误解。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我们的祖先仅将火药用于制作烟花,仿佛他们在玩弄自己的内部器官。

在匈奴人占领银都之际,他们不仅缴获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知识,还获得了众多工匠,将这些技术和工匠视若珍宝。其中,他们从楚王朝手中夺得的大元朝的青铜大炮和火药技术,无疑是战利品中的瑰宝。

得益于这些技术和工匠的支持,再加上他们在第二次西征时缴获的匈奴青铜大炮,他们在千里之外取得了惊人的胜利。

据说撒马尔罕城——那座以坚不可摧着称,被誉为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市,最终在匈奴人的强大攻势下陷落。在漫长的围城战中,他们动用了数百门青铜大炮,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不断地炮轰城池,最终宣告了胜利的到来。

见工匠们仍陷入沉思,刘启不禁问道:“你们是否需要我再次解释?是否还有人不清楚?”

曲二和其他工匠连忙鞠躬,真诚地回答:“我们这些卑贱的仆人虽然长期从事火器的制造,却从未想过火器竟然可以如此打造!”他停顿了片刻,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这可能更为复杂,但如果能够制成,它必定会成为一种强大而高效的武器。”

“不要仅仅因为恐惧而盲目点头!”刘启挥动着手臂强调道,“唯有实践才能验证一切。我们现在只能静观其变。另外,我所说的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我们还需倾听你们的的专业意见!”他稍作停顿,随后补充命令:“曲二,即刻回去挑选几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让我们立刻着手开展这项工作。我迫切希望尽快看到几个实际的原型!”

话音未落,刘启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遗憾。他爷爷的寿辰即将来临,他原本打算将这个发明作为礼物献给爷爷,但看来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曲二的面色因任务的艰难而变得沉重,他低头说道:“殿下,我们这些卑贱的仆人怎敢自行其是,创造出如此之物?”

刘启轻轻叹了口气,意识到这些工匠们的处境。他们只是普通的工匠,必须遵循上级的命令。他们所接收到的只是材料和指令,却无法自行选择制造何种物品。这些工人缺乏选择的自由,也缺乏改变命运的力量。

刘启再次询问:“能制造火器的工匠难道不是随处可见吗?”

曲二压低了声音回答:“在我所在的巷子里,就有来自军械库的各种工匠聚集!大约有七、八位的手艺非常精湛!”

军械库虽然在名义上由兵部负责监管,但实际上却由四路骑兵统领掌管,并由并文领导。自汉朝建立之初,四路骑兵统领便由并文领导,他不仅掌握着首都的军事力量,还负责粮食供应等关键事务,行使着汉朝总参谋部的职能。

各路骑兵的指挥官均为出色的退伍军人。

刘启再次询问:“并文的营地中,谁负责军械库的管理?”

钟卯嘟囔着回答:“是中骑统领,赵氏公!”

提到的这位赵氏公,正是刘启祖先的孙子,鞠武忠。按照家族辈分,他算是刘启的叔父,同时也是太子最忠诚的心腹。

“立刻为我前往赵氏公处,携带我的令牌前去见他!”刘启下达命令,“同时,让曲二挑选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根据我的设想开始制作武器。他们需要任何材料都可以提供!”他稍作停顿,接着提议:“或许我们应该为这些人设立一个专属的工作室?”刘启转向曲二,关切地问:“你们这些工匠对目前的待遇是否感到满意?”

小主,

“我是一名工匠,肩负着六口之家的生计,”曲二声音提高,情感激动,“我们每月的定量是七斤粮食,两匹夏季布料,以及十九斤棉花。”

刘启皱眉计算,这样的定量如何能支撑六人的生活。

钟卯在一旁低声抱怨:“他还算幸运的;粮食的分配是由四路骑兵统领并文控制的,毕竟他在军械库工作,工资金额已经算得上丰厚。如果你从我这里招募工匠,他们可能只能幸运地得到几斗粮食,而且还要经过那些学者的压榨,能拿到六成都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随后,他转向刘启:“殿下,他的工资金额已然有限。在大同营,边防骑兵士兵每月的粮食定量仅有九斤。”

虽然听起来数目不多,但汉朝的骑兵除了粮食,每月还会发放津贴。而在征战期间,他们还能获得额外的服装和粮食奖励。若是士兵在战斗中受伤或致残,他们的家庭将有权获得他们一半的薪水。

近期,刘启在审阅了北京骑兵的状况后,返回祖父皇帝的宫中,此行他收到了一份赠予军官的礼物——三百万匹棉布。

通过刘盈的奏章,刘启得知秦、晋帝国对军官的奖赏颇为丰厚,通常包括九十万匹棉布、二十万斤盐等物资。

与此同时,汉朝对骑兵的薪饷发放显然已经迟缓。

思及此,刘启的眉头不禁皱得更紧。技术乃生产力的核心,但所有的生产力均依赖于人;无人参与,便无从创造。由于王朝尚处于初创阶段,祖父的统治之下,官员的腐败现象尚未泛滥成灾。然而,倘若这种状况持续不变,这些工匠的处境恐怕将变得更加艰难。

强化家族的道路漫漫且充满挑战。

刘启在心里轻轻叹息,随后他的声音变得坚定:“传我的命令给鞠武忠,从今往后,曲二以及所有协助我打造武器的工匠们,他们的工资将加倍发放。每日向他们提供九两果汁和四两米饭。”

“卑微的仆人感激涕零!”曲二与其他人一同快速鞠躬,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尊敬。

尽管他们的月度粮食配给表面上看起来充足,但实际上却远远不足以维持生计。因为他们为官员服务,必须自行承担饮料和供应品的费用,而官员家庭仅提供粮食。加之他们家庭成员不多,日子过得相当节俭。

“这并非什么难题!”刘启语气坚决地说,“若你们能真正打造出精致且有效的武器,我会大方地给予你们奖赏!”他接着沉思道,“若是你们能创造出真正卓越的武器,我将废除你们的奴役身份,恢复你们的自由之身,让你们不再承受作为官员或文员的耻辱!”

工匠们长久地处于震惊之中,无法动弹。

这份恩惠何其宏大,何其宏大!

来自藩属国的大理国使者目睹这一幕后,连忙再次鞠躬致敬,“汉朝的皇太子殿下,汉朝的太上皇殿下!”

“使者无需如此过分礼敬!”刘盈虽然仍旧坐着,但显然并不打算免除使者的礼节。

来自安南的使者连续鞠躬跪拜多次,才得以半起身,但身体仍旧保持弯曲。

“贵使从安南远道而来,行程颇为艰辛吧?”刘盈再次开口询问。

钟银棋虽为安南人,却能流利地使用中文。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在当时,汉朝边境的各民族中,掌握中文和书写汉字被视为一种荣誉。实际上,有些家庭甚至将中文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