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制衡和调整(二)(2 / 2)

盟军在布干维尔岛战役逐渐掌握主动权的时候,李航也开始对婆罗洲和马来亚的义勇军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

首先就是他的副官李宪华以中校的身份接替李默,担任南华联合会驻婆罗洲分会第二任特派员。

同时李宪华还负责组建婆罗洲分会的监督部门以及空军事宜。

前者负责对婆罗洲分会内部的监督,尤其是对军管会的监督。

毫无疑问,李宪华是带着尚方宝剑去的。

能做成什么样,就看李宪华的本事。

其次就是增援马来亚抗日义勇军的相关任命。

出于之前马来亚分会遭到沉重打击的考虑,南华联合会决定调整马来亚分会的人员构成。

邓帆出任第三任马来亚分会会长(第一任在42年战死,第二任调至总部任职),谢文海出任副会长。

没错,就是谢文海。

说是流放,也没错,因为此时的马来亚局势十分糟糕,义勇军的实力很弱,还面临着复杂的局势。

说是升职也对。

在婆罗洲,他虽然是军管会的委员之一,但并不是南华联合会的会长。

加上他的一些鲁莽行为,在婆罗洲那边也被不少人指责。

而到了马来亚,却是成了分会副会长。

虽说副会长还有一位,但也算是有所提升。

而马来亚分会和义勇军面临的困境并不是调整几个人就能扭转的。

于是李航便决定从教导队二期和三期抽调一半的学员在后续学业结束后前往马来亚,而且以婆罗洲义勇军这边的学员为主。

当然这并没有公布,只是李航、李志阳以及李宪华知道,毕竟第二期还得十一月才毕业。

第三期就更晚了。

等第二期毕业,也肯定来不及。

于是就从婆罗洲义勇军抽调了三十名团营连排几级的优秀军官。

这只是第一批而已,后续还要继续抽调,而且是有针对的抽调。

除了军官支持外,武器方面的支持也很重要。

接下来三个月的武器弹药援助,马来亚这边占60%、婆罗洲占25%、爪哇占15%。

因为都是日式武器,所以婆罗洲这边倒也没什么意见。

他们更想等后面的美式武器援助。

至于李默,则是调任婆罗洲警备司令,管理五个分会的警备部队,同时也是军管会委员之一。

至于原警备司令则是接替谢文海第二分会会长的位置。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李航的布局倒是初现端倪,只是没几个人能看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