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大臣听了荣禄的话,大家都表示沉默,没有人说话。
这时刚毅站了出来,反驳道:“荣中堂大人,义和团的人是义士,他们怎么可能会做出掘铁轨,烧电线杆这样匪徒干的事情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荣大人或许是听错了吧,在污蔑义和团的义士吧。”
荣禄听了刚毅的话,反驳说:“刚大人,我并非造谣生事,无中生有,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而且,我去过老佛爷那儿了,老佛爷要求我们拟写一份奏折,要严惩这些义和团肇事者,不能对他们姑息迁就,任意妄为。不然,时间一长,就会养虎为患,后患无穷。”
刚毅和荣禄就义和团是不是肇事者这件事争持不下,互不相让,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军机处的大臣见他们二人争论不休,也不好出手相劝,只好任由他们两个人争论去。
其实,现在军机大臣对义和团的态度也分为三派,一派支持刚毅,他们是启秀,赵树翘。另一派是王文韶,他们支持荣禄。还有一个人,属于第三派,他是礼亲王世铎,属于中间派,调停另外两派的。
两派争论不行,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礼亲王世铎出面调停,两方才彼此妥协让步,达成折中意见,拟写了一份奏折,上报给慈禧皇太后。
奏折上说:乡民习拳练武,良莠不齐,有游勇会匪,混淆其间,烧毁铁路,杀戮官员,无恶不作,与乱民无疑。朝廷将派出统兵大员及地方武装,迅速缉拿匪首,解散组织。如有反抗,应立即剿办。
这份拟写好的上谕上面,没有明确指出这些事情是义和团干的。当然,为了满足荣禄的要求,最后两派之间作为交换条件,刚毅同意在上谕的上面再加上这样一些话,所有教堂、教民和地方官均应得到保护。
上谕刚刚拟写好,慈禧皇太后就派人来催促了。于是这几位军大臣带着刚刚拟写好的上谕,前往慈禧皇太后那儿交差。
军机大臣来到慈禧皇太后这儿,把刚刚拟写好的上谕呈给慈禧皇太后阅示。
慈禧皇太后接过军机大臣呈上来的上谕,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说:“此上谕拟写的甚合吾意,可以发下去,按照此上谕遵照执行。”
军机大臣见慈禧皇太后对他们拟写好的上谕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而是直接发话传下去遵照执行,他们的心里非常高兴,心想,看来他们拟写的上谕内容,写到了慈禧皇太后的心坎坎上,她才颁布下去执行了,这样刚毅和荣禄他们两个人之间,谁也再没有可说的话了。
军机大臣出去后,慈禧皇太后心里还是很矛盾,她不知道到底该怎样处理涿州的义和团才算合适。她又把李莲英招来,想听听李莲英的意见。
很快,李莲英就来了。
慈禧皇太后把荣禄和刚毅对待义和团的态度给李莲英说了一遍,问道:“小李子,你认为这件事情该怎样处理了比较合适?”
李莲英听了慈禧皇太后的话,一时没有回答慈禧皇太后的问话,而是在心里默默地权衡了一下。
李莲英在内心里还是偏向义和团的,可是对于荣禄的话,他又不得不慎重考虑,不能对荣禄的话置之不理。他必须得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去处理这件事。
因此,李莲英想了一会儿说:“回老佛爷的话,以奴才之见,老佛爷还是派个人亲自前去涿州看看义和团的情况,然后再做定夺。毕竟涿州的义和团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倒是他们是义士,还是匪贼,我们都不好做定论。”
“而且,到底是解散还是编练他们,这些现在还是说不清楚。派个人下去亲自看看,不就会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吗!这样以来,老佛爷就好做决断了。不知道老佛爷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