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皇太后知道,李莲英常常就是这样,事情一但遇到僵局的时候,他总会站出来,提出合理的建议。
“说吧,小李子,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说出来,我们听听。”
“启禀老佛爷,奴才想,既然二位大臣都手头紧,都有自己的难处,这钱让谁出,谁也拿不出来。不如这样,这笔款子,北洋水师和总理衙门各出一半,对那方也公平。谁也再无怨言,老佛爷您看如何?”
慈禧皇太后一听,觉得李莲英这个法子不错,一人一半,不偏不倚,对谁也公平。
“二位大臣,哀家觉得李莲英的这个办法不错,就这么定了。你们两个人,每人一半,下去办吧。”
李鸿章和庆王奕匡还能说什么,慈禧皇太后已经做决定了,他们岂能不听,只好遵照执行吧。
李鸿章和庆王奕匡告辞慈禧皇太后,出了储秀宫,各自迈着沉重的步子,向各自的府上走去。
李鸿章回到府上,越想越生气。
朝廷每年给北洋水师拨的那点军费,本来就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现在还被慈禧皇太后强取豪夺,拿走了一些,去修她颐养天年的三海和清漪园了。
李鸿章不由得仰天长叹:大清的海军何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总理衙门的银子到账了,北洋水师的银子也到账了,北堂顺利地得到了搬迁。
北堂搬迁后,修葺三海的工程正式启动。
当然,慈禧皇太后修葺三海,只不过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她是打着修葺三海的幌子,来修建她的清漪园。
慈禧皇太后不敢明目张胆地提出修建清漪园,因为此时,大清国财政日益匮乏,国事日益艰难。
慈禧皇太后如果再名正言顺地提出修建清漪园,必将引起文武百官的反对,引起天下百姓的不满。
而修葺三海,早有定论,在同治十三年的时候,同治帝就下谕修葺三海。只是后来,同治帝驾崩,修葺三海的事情就此搁置起来。所以,现在重提修葺三海,相对修建清漪园来说,更加名正言顺,更能遮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