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寺的效率极高,第二日就将地契送到了太子的手中。
太子按市价购买,分五年付清。
东宫倒也不是没钱,只不过目前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几十份地契往太子妃面前一放,太子妃拿起翻了翻,惊得目瞪口呆。
全是京畿肥沃的土地!
“挑张离京城近的,待会去接伦儿的时候,带过去给安庆。”
太子悠闲的坐在一旁,表情十分惬意。
“这么多,哪里来的?”
太子妃一边挑选,一边开口问道。
“从清净寺的手中买的。”
“清净寺?”
“佛门准备变卖产业,我就买下了他们在京畿的田庄。”
“这得花多少银两啊!”
太子妃算了算,脸色一变。
“不用东宫出一两银子!”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太子妃清楚太子赚钱的手段,对他说出的这句话,太子妃深信不疑。
很快,太子妃就挑出一张,然后递给了身后的周姑姑。
“给永平留一张,给三妹也留一张,再给长春宫送一张过去。”
“长春宫?”
“六弟的产业已被内务府没收,他的孩子,将来就只能靠我们帮衬了。”
提到六皇子,太子神色一黯。
太子妃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忧伤,开始按照太子的吩咐挑选。
“顺母妃近来可好?”
“现在,那女人肚子里的孩子,已是顺母妃唯一的希望。”
“告诉顺母妃,那女人就住在内务府,还有太医看着,不会出问题的。”
“内务府?”太子妃面露诧异。
“放心,父皇知道此事!”
为了防止有人嚼舌根,太子已主动向皇帝禀报。
皇帝不置可否!
“剩下这些要如何处理?”
“我已经挑了几张,这些你让老金派人接手。”
“这么多产业,东宫哪有那么些人手?”
“有困难,找父皇!”太子早已想好了对策。
果然,第二日前往乾清宫请安的时候,太子直接向皇帝求援。
得知太子得了清净寺在京畿的田产,皇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太子保持微微弯腰的姿势,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为何不用内务府的人?”
须臾,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父皇,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
“杜芳?”
“奴婢在!”
“从内书堂挑几十人给太子。”
“喏!”杜公公的腰又往下弯了弯。
“满意了吧?”皇帝的视线落在太子的身上。
太子弯腰谢恩,满脸的笑意。
“你要这么多田庄做什么?”
就在太子准备告退的时候,皇帝开口询问。
“等帝国安定,京畿的地价一定会大涨,一买一卖,利润一定十分丰厚。”太子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解释合理,不过皇帝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太子没有抬头,无法察觉皇帝的狐疑,见皇帝再无指示,于是弯腰告退。
退至殿外,杜公公主动请太子前往角落说话。
“殿下,奴婢大致明白了您的想法。”
刚在角落站定,杜公公便主动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