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殿下放心,下官要么献上吴王的尸体,要么献上吴王的人头。”张统领的态度极为坚决。
在对付诸侯这件事上,那些世袭罔替的勋贵,立场与太子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孤等着你的捷报!”太子轻轻点头。
跪下、磕头,起身后飞上了马背。
亲卫也飞上马背,动作整齐。
“走吧,今日孤目送你们远去,将来,孤在此处迎接你们凯旋。”太子的声音十分洪亮。
“殿下保重!”
张统领在马背上冲太子抱拳,随后一扯缰绳,留下了一地尘烟。
直到尘烟散去,太子依旧凝视着他们消失的方向。
“殿下,张统领已经走远了。”
乐善公上前,站在太子的背后轻声说道。
“陪孤走走!”
太子转身,慢慢的朝城门走去。
东宫的侍卫和东厂的太监,早已在四周布下了警戒。
“殿下,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乐善公面有犹豫。
按照常理来讲,说出这一句的人,通常都希望听到肯定的回复。
太子微微一笑,示意他但说无妨。
“殿下,听说河西军和江东军也会陆续前往东川?”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殿下,这样一来,城内可就只剩下一万虎贲军了。”
“城外不是还有长岭卒和越军?”
对乐善公的话,太子并未引起重视。
“殿下,下官说的是城内。”乐善公再次强调。
“你什么意思?”
太子回头看他一眼,不过脚步不停。
“禁军有八万,如果城门一关——”
说到此处,乐善公及时的闭上了嘴巴。
有些话,并不需要说得十分透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认为安阳公会借机发难?”
“殿下,下官只是觉得,这对安阳公来说,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若是成功,要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要么——给诸侯起兵救驾的机会。”
顺着乐善公的机会,太子补充了几句。
“殿下英明!”
“你认为孤应该如何应对?”
乐善公如今已彻底投靠了太子,太子才不相信他没想过解决的办法。
“将禁军调往东川。”乐善公的回答言简意赅。
“东川?父皇会同意?”太子再次回头看了乐善公一眼。
“上一次,禁军在缓冲地带一败涂地,陛下——”
‘颜面无光’这四个字,实在是有些说不出口。
“说下去!”
“殿下,如果让一部分禁军前往东川,不过驻扎在后方,到时候分一点功劳给他们,想必陛下应该不会反对。”
禁军,是皇帝的私军,有机会替禁军正名,皇帝也能挽回颜面。
这天底下,还有谁的形象,比皇帝的重要?
答案是:
没有!
“谁去进言?”
沉吟片刻,太子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自然是内阁的那几位学士。”
“他们会配合?”
“殿下,您只需在内阁适当的表现出担忧,几位学士自会明白。”
如今内阁这几位终于尝到了一点帝国宰相的滋味,怎会容忍有人打破这大好的局面!
“你啊!应该去詹事府,替孤出谋划策。”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乐善公跟在身后陪笑,谢过太子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