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闻鲁王轶事(1 / 2)

不管是帝王权贵,还是普通百姓,迁坟,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更何况,鲁王准备迁走的,还是第一任鲁王的棺椁。

交化!

郊外!

鲁王领着王室成员,在礼官的引导下,完成了一套极为繁琐,又极为庄重的流程。

负责打开墓室的,不是鲁国的工匠,而是王府的护卫。

或者说,是鲁王豢养的死士。

此时,大部分的王室成员已经被请到外围,只有鲁王同几位德高望重的王室长辈,还伫立在原地。

鲁王一步也不会离开!

锦衣卫在第一时间将情报送往京城。

巧合的是,就在鲁王凝视着祖宗的冢墓时,太子也在礼部向高尚书请教。

如今,高尚书的处境并不轻松。

他没有韩尚书的威望,也没有韩尚书的手段,在内阁察觉出礼部的重要性后,整个礼部都被他们瓜分得一干二净。

高尚书无力抗衡!

事实上,如果不是忌惮太子的支持,就连高尚书,也会被他们想办法拿下。

内阁的动作,太子都看在眼里。

事实上,只要他们不碰高尚书,太子绝不会出手干预。

逆境迫使人成长,也会让人沉沦,如果高尚书无法应对眼前的压力,能平安致仕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礼部的大堂内,高尚书仔细向太子阐述了来龙去脉,重点强调了历任鲁王对迁坟的执着。

“礼部只是一味拒绝,就没有调查原因?”

太子端坐大堂中央,开口询问。

“他们认为历代鲁王的请求,只是出于对祖先的尊重,方便祭祀。”高尚书面色平静。

“说说你的看法。”

高尚书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命左右退下。

见他表情严肃,太子看了身后的青龙一眼。

青龙冲太子轻轻点头。

“殿下,当年追随太祖起兵的,以鲁王和桐王的功劳最大。”

“不过桐王是太祖的兄弟,在异姓当中,鲁王的功劳无人能及。”

“而且,鲁王的数次救驾,换来了太祖的绝对信任。”

“所以——”

说到此处,高尚书面有难色。

太子示意他但说无妨。

“所以,太祖皇帝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鲁王。”

高尚书起身上前,冲太子弯腰回话。

“说下去!”太子已是神色凝重。

这几年,他一有空就恶补史籍,是对开创了大明帝国的太祖,更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捉拿前朝太子!”高尚书刻意压低了声音。

太子吐出了一口浊气。

太祖攻破京城后,前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宫中自焚,不过当时的太子却在一群太监侍卫的掩护下,早已不知所踪。

太祖打马进城,前朝的官员跪地迎接。

只有上千的太监,在宫中集体自杀,追随他们的主人去了。

这也是太祖命太监掌管内务府,并赋予内务府极大权力的重要原因。

“项怀武到底有没有被找到?”

片刻之后,太子开口询问。

项怀武,就是前朝逃亡的太子。

太子翻遍史籍,也没有找到关于这一段的记载。

“下官不知!”

“那就说说你知道的。”

“殿下,太祖皇帝封赏功臣时,诸侯的封地都只有一省之地,唯独鲁王的封地占据了数省。”

“当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太祖不公。不过太祖乾纲独断,用一颗颗人头让他们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