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不知过了多久,内阁首辅方从哲略有些疲惫的声音于暖阁内幽幽响起:"兹事体大,张家口堡城中晋商当尽皆斩首,以儆效尤。"
"巡抚解经邦虽任职不久,但不辨真相,听信谗言,负有失察之责,当去职;涉事兵备道及军中将校均交由三法司,依法处置。"
这桩沸沸扬扬的"通敌案",不仅起源于京师勋贵,甚至还波及到了宗室藩王,其中还有无数官员涉事其中,追查起来难度极大。
毕竟依着锦衣卫提供的证词来看,张家口堡以范永斗为首的晋商们,早在朝廷尚未与蒙古土默特部达成"隆庆和议",正式设定"互市"之前,便开始与塞外蒙古部落眉来眼去,私下兜售粮草物资。
这场时间线跨越数十年的"通敌案"若是严格追查,只怕规模和影响丝毫不亚于国朝初年的"洪武三大案"。
但如今的大明已然不复巅峰,外有辽镇建奴虎视眈眈,内有流民百姓苦不堪言。
此等情况下,朝廷实在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严格审理这场骇人听闻的"通敌案"。
听闻内阁首辅方从哲虽是言辞灼灼,但话里话外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吏部天官周嘉谟便是轻轻颔首,浑浊的眸子中涌现一抹柔和。
万历年间党争四起,但张家口堡的晋商们依然能够"瞒天过海"的向蒙古鞑子走私粮草,足以印证这件事背后牵扯到的关系有多错综复杂。
在某些时候,适可而止反倒是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
"就这么办吧。"简单思考过后,案牍后过后的朱由校便是轻轻颔首,清瘦的脸颊上隐隐涌现了一抹愤慨。
很显然,他知晓如此草率的结案,定会产生不少漏网之鱼,但考虑到好不容易才趋近稳定的朝局,首辅的建议已然是最为妥当之举。
"回禀陛下,"就在乾清宫暖阁冷凝气氛迅速缓解的时候,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户部尚书李汝华却是出其不意的缓缓起身。
瞧其摇摇欲坠的模样,一旁的兵部尚书王在晋赶忙伸手搀扶。
朝着王在晋点头示意之后,户部尚书李汝华便在暖阁内诸多臣工若有所思的眼神中缓缓开口:"张家口堡晋商通敌卖国,罪大恶极,此乃锦衣卫钦办的大案,老臣本不该多言.."
"但如今我大明财政枯竭,辽镇军费连年增长,河南陕西等地天灾频出,太仓库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粮.."
"老臣无能,斗胆恳请陛下,锦衣卫自宣府镇晋商抄家所得,是不是给太仓库分润些许..."
言罢,白发苍苍的户部尚书便是以头伏地,脸上满是憔悴之色,吓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不待朱由校的吩咐,便是快走两步,将这位哆哆嗦嗦的老臣搀起。
依着历来的规矩,似锦衣卫及东厂联合办案的时候,无论是抄家所得亦或者涉案财物均不用通过户部,直接充入天子内帑。
起初的时候,户部尚书李汝华并没有将主意打到张家口堡晋商的身上,毕竟在他的念想中,此前他三番两次奏请朱由校开内帑,犒赏九边将士,已然算是失去了为人臣子的本份。
毕竟终日惦记着天子的"私房钱",实在是好说不好听。
但当李汝华听闻张家口的这些晋商于当地传承两百余年,身家怕是丝毫不亚于南直隶那些富可敌国的"盐商"的时候,毫无波澜的内心瞬间泛起了无数涟漪。
什么名声,什么规矩,什么臣子本份,哪里比得上实实在在的银两?
若是能够在"卸任"之前,为户部多筹措些银两,哪怕是年关之后便"致仕回乡",他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