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此刻憋屈啊,颇有一种自己站出来举手‘报告,我也想挨打’的气势!
关键还无话可说,现在的问题是,朱雄英纠结邓氏之罪,顺带着提一下秦王,他秦王就得跟着挨两巴掌!
不服?
那就议罪,把你秦王朱樉和邓妃的罪都拿出来好好的研究研究。
那时候挨打更多!
所以,朱樉被拖下去顺便打了二十棍子,他也是有苦难言,不敢说啥。
朱樉下去挨打了,那些个御史言官们,也不敢再针对太孙杀邓妃这事儿,再说什么!
之前的刘御史、周给事中,都是这次被有心人推出来,抱着必死的心态,要给朱雄英安个罪名的!
现在罪名没安上,他们自己倒是一个个被冠以在其位不谋其政,身为科道言官,却没有对地方王公官员尽到监察义务的罪。
也就是说,现在谁站出来说邓妃之事,朱雄英就会问他们邓妃和秦王府恶行他们知不知道,不知道那就是失察,知道那就是失职。
所以,谁还敢站出来自己顶罪?
人家是太孙,你非要找他麻烦,他就算承认自己杀邓妃有错,也没有大的惩罚。
但尔等科道言官被做事失职失察之罪,杖毙!
太孙能输很多次,其他人只有一次!
一时间,朝堂上,那些原本蓄势待发,准备喷的天昏地暗的御史言官们,此刻都是尽量的把头缩起来。
这时候,谁站出来谁就有罪,大家虽然是御史,最高荣誉是死而留清名!
但是现在,是坐罪而死,没有清名,只有污名啊。
死了也就算了,还一头罪名,传到民间,老百姓一听,这群御史给事中是因为不查地方上的王公官员迫害百姓才死的。
那死的好,活该!
……
朝堂上,朱雄英单手负于身后,扫视所有人,最终把目光放在了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詹大人身上。
这老梆子,不是好人!
詹徽,位居吏部尚书,又是都察院左都御史。
正二品,近六十,天子宠臣,权势滔天!
太子在时,这货就喜欢跟太子抬杠,每有对犯人施酷刑、安死罪之事,太子仁善,都有宽容之举。
然,左都御史詹徽,却手段残忍,不同意太子宽善之行,时常不听太子的,非要以残忍手段对待疑犯,屈打成招、连坐无辜。
太子斥其心狠,詹徽置之不理。太子干预,詹徽不爽,就告陛下,说太子坏话。
朱元璋就生气,支持詹徽而训斥太子心慈!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可詹徽手段太过,太子多有看不顺眼之处,但凡干预,詹徽必然向皇帝打小报告。
有一次,朱元璋就对太子说:
“你要施行仁政,就等老子死了,你当皇帝了再说!”
这话重了,伤太子心,给压力本就巨大的太子,精神上也施压了。
于是太子一气之下跳河,被救起后大病一场。
病重之际说了句:
“害孤至此,徽也……”
……
以上,足可以看出,詹徽有能力,心狠手辣。
最重要一点,他很会挑拨是非!
太子和他政见不同,他就像皇帝添油加醋。
太子觉得无辜之人不该坐罪,他也向皇帝添油加醋。
朱元璋又是个暴脾气,有时候说话自然就重了,朱标本就身心俱惫。
这个恶心人的詹徽,还动不动就撺掇暴躁老哥说他几句,这谁受得了?
故而,历史上的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也是非常后悔。
太子压力大,身体心理都在高压下,最终一病不起,这里面朱元璋不得不承认自己责任很大。
同时他心里,也对詹徽不爽。
如果詹徽当初不老是从中挑拨,他也不会老是训斥太子。
所以,在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时。
历史上的朱允炆当太孙,和詹徽一起审蓝玉。
蓝玉就想起詹徽以前老是和太子朱标作对,就说:
“我的同党是詹徽!”
于是乎,詹徽就因为这句话被下狱,第二天就被斩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