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决定就此敲定(2 / 2)

"是,一切都听父皇的安排。"朱标无奈苦笑,点头应允。

说起来,这场考验还是朱标倡议的,原本是想给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谁承想,

这俩不但旧账未清,又添新愁。

反观朱桂,

只怕又要跟上次一样,领受封赏了。

......

转天,朝堂之上。

锦衣卫宣读了对藩王的处置决定:

"齐王、秦王、晋王损坏民财,即刻双倍赔偿,以安民心!秦王、晋王押运失职,罚俸一年,并即刻来应天府,我要亲自教训这两个糊涂虫!"

听到这二位藩王的惩处,底下不少人暗暗为他们捏了把汗。圣旨上说的责骂,落到朱元璋手里,恐怕远不止口头训斥那么简单,只怕还得挨上几鞭子!

而这,还是朱标求情后的结果。

紧接着,众人皆把目光投向对朱桂的奖赏上。朱桂造火车之事,众臣多有耳闻,惩办既毕,自然要论功行赏。

锦衣卫的嗓音响彻大殿:

"燕王朱棣,无功无过,不赏不罚;代王朱桂发明火车,铺设铁轨,功在国家!俸禄加赏五千石!"

"另赐代王朱桂大同府周边良田五百顷,绸缎千匹,白银三百两,细纱五百匹,锦缎五百匹,铜钱两万贯,……"

听着朱元璋为朱桂开出的奖励清单,不少官员的眉头都快拧成了麻花——这份赏赐太丰厚了!

私下里,不少人心想,要是那些受罚的王爷听见,怕是要气得当场厥过去!

不过,也有部分官员见识过火车的真容,甚至有幸乘坐过,他们在火车上的飞驰体验,至今记忆犹新。

因此,他们对朱桂更是敬佩三分。对这等丰厚的奖赏非但不吃惊,反而觉得还不够!

但毕竟亲历火车的官员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对火车仅限于耳闻,真假掺半,有的甚至是过分夸张。

如此,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

"火车真要在全国铺开?那玩意儿又大又不稳,万一出岔子,谁来担这责任?"

有官员提出质疑。

"喝水还能呛死人呢,你担心啥?"另一人反驳,"只要你坐上一次火车,感受到那份速度,你就知道所有问题都不算问题了。"

那些乘过火车的官员力挺朱桂,渴望火车能遍地开花。

两方各有拥趸,争吵声此起彼伏,性急的甚至快要动起手来。

"肃静!"朱标不得不插言:"大家先冷静,我有一个提议。"

因着朱标的威望,他一开口,朝堂立时安静,众臣皆想听听他有何妙计。

朱标徐徐道:

"既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不妨折中一下。可以令其他王爷学习代王造火车的方法,各自领地内试建火车,看成效如何。"

"若成效显着,再全面推广,诸位意下如何?"

言毕,群臣思索片刻,纷纷点头赞同。

"太子殿下高见,就这么定了!"

"我赞同!"

"我也赞同!"

于是,决定就此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