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漫谈值百钱 通货有膨胀(2 / 2)

用更好理解的话就是无论王莽的“大泉五十”,还是后来孙权的“大泉五百”,都是在无限制的铸造,但是值百钱和蜀汉的物质生产挂钩了。

就和后世的美元一样,先后和黄金,石油挂钩,才让其他国家放心的持有它。

再到后来,诸葛亮更是将值百钱与蜀锦挂钩,一手军队,一手经济,硬是在人口资源都最差的蜀国北伐了五次。

不要觉得诸葛亮五次都失败了就认为诸葛亮不行,实际上,这种动辄几十万人的军事行动,单单开拔就需要海量的资源。不然,为什么曹操单是兵败了一次赤壁就休养生息了许久,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大规模南征的举措。

而现在的考古出土也表明,值百钱大量流入了当时的东吴和曹魏,因为这些地区都有挖掘出值百钱,而且数量不小。这其实就是对魏吴的经济掠夺。

……

“我想请问孔明一句,你觉得百姓在生活交易当中,必须要铜钱吗?”

诸葛亮摇了摇头。

事实上,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后期都因为市面流通铜钱变少,开始疯狂铸造大额铜钱,最后失信于民众,民间开始流行以物换物。

“没错,事实上,铜钱在交易过程中,只是执行一种价值尺度的功能。但因为它的贮藏价值太大,所以它其实并不适合用来流通,所以,我们应该用新的货币来替换铜钱,比如说值百钱,规定一枚正常铜钱大小的新钱价值是现在铜钱的一百倍。”

“先前我们提到的无论是‘大泉五十’,还是‘一刀五千’,又或者是董卓所铸的小钱,其所失败的根源,在于当权者无节制的铸造劣币,导致百姓失去了对当权者的信用。”

“若是我们在铸造新钱之余,明文规定,可以用新钱在官方设立的市集买到物资,同样也可以拿来抵税,这就保证了货币的信用。”

诸葛亮明白了,人们在交易中需要的不是铜钱,而是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信用”。

“可是这和现在的铜钱有什么区别呢?”黄月英问道。

张谦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解释道:“这区别就大了,因为铜钱,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储存,但是新的货币,人们在持有的时候就得考虑它会不会变得不值钱,由此一来,就会把它交易出去。而我们其实需要的也不是老百姓手中的钱,而是让钱流通起来即可。”

张谦点点头,看来诸葛亮的确听懂了。

张谦:不愧是我,教的真好!

“没错!而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的确需要让钱慢慢变得不值钱,但是这个过程需要缓慢,可控!比如说一石粮食,今年的价格是200钱,你不能钱一铸造出来,就变成了2000钱;而是经过三五年的时间,变成220钱,这也就是我所谓的铜钱贬值,更准确的说法是——通货膨胀。”

张谦这一刻觉得自己真是罪孽深重,后世人为什么生活品质好了那么多,但还是很焦虑,其原因就是货币在不断的贬值,所以人们总是想着如何投资,如何理财。

但是当张谦处在肉食者的层次,他必须得认知到,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云: “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 ‘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予焉。’ 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 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内,府库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