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是没有立场的,今日晋军来了,他们会夹道欢迎,明日叛军来了,他们也会夹道欢迎。谁为他们做主,他们就欢迎谁!
另一方面,卢循见晋军骑兵撤退,也停下来逃亡的脚步,开始收拢残部。
找来旗手摇旗,却发现将旗没了,被晋军砍断了,手里就只剩下一截竹竿。
吃了败仗,卢循心里本就憋屈,此时又看到这一步,卢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起脚踢那旗手一脚,“去,把将旗给本将找回来!”
那旗手咧咧嘴,刚才晋军如狼似虎,这刚死里逃生,后怕都来不及,哪还敢回去找将旗,舔着脸讨好地看着卢循。
“看本将作何,还不快去!”,卢循一瞪眼,抬手佯装要打那旗手。
卢循的命令如同雷霆,那旗手虽然心中忐忑,但也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几个同样惊魂未定的士兵,小心翼翼地返回战场。他们避开了晋军的主力,沿着小路和丛林,寻找着那失落的将旗。
战场上,晋军的马蹄声已经远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旗帜和兵器散落一地。旗手和他的同伴们在这片死寂中寻找着,终于在一堆尸体下找到了那面沾满血迹的将旗。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旗帜拾起,迅速返回。
卢循见旗手带回了将旗,脸上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接过将旗,用力挥舞,试图鼓舞士气。然而,他心中清楚,这场战斗的失败,已经让叛军的士气跌到了谷底。
叛军的残兵败将们,许多人已经逃回了家中,他们或是害怕,或是疲惫,或是对这场战争失去了信心。卢循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原本浩浩荡荡的大军,如今只剩下了一万人。他知道,如果不尽快重整旗鼓,这支军队将不复存在。
不久后,卢循带领着这一万人马,与孙恩汇合。孙恩看到卢循的狼狈模样,不禁怒火中烧。他痛骂卢循,指责他指挥无方,导致大军溃败。卢循虽然心中不服,但也知道自己确实犯了错误,只能低头接受孙恩的斥责。
孙恩决定亲自带兵,他知道晋军的骑兵是他们最大的威胁。为了克制晋军的骑兵,孙恩命令士兵们在道路上设置拒马路障,用木矛和陷阱来阻挡晋军的冲锋。他还特别强调,要利用地形和环境,尽可能地削弱晋军的机动性。
在孙恩的指挥下,叛军开始在关键的路口和山道上设置障碍。他们砍伐树木,制作简易的路障,将尖锐的木矛插在路障上,形成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防线。同时,他们还在一些隐蔽的地方挖设陷阱,准备给晋军一个意外的“惊喜”。
孙恩还特别强调了纪律和团结的重要性。他告诉士兵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这场战争中生存下来。他的话语激励了士兵们,让他们重新找回了战斗的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叛军的防线逐渐稳固。晋军虽然强大,但在面对孙恩精心布置的防线时,也不得不放慢了进攻的步伐。孙恩和卢循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晋军的下一次进攻将会更加猛烈。但他们也明白,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住,就有机会扭转战局。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叛军凭借着孙恩的智谋和卢循的勇气,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住了晋军的进攻。虽然每一次战斗都异常艰难,但他们的士气却在逐渐恢复。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就有机会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