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胡斯战争为契机,德意志地区的教会渐渐脱离了正教教廷的掌控,北意大利城邦尽管靠近教皇国,但思想上比起德国贵族更加离心离德。讽刺教廷的《十日谈》的作者薄伽丘,前赴后继的文艺复兴先贤绝大多数来自意大利这片热土。
教皇的权力渐渐被压缩,贵族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贵族们惊奇地发现,往日受尽剥削仍任劳任怨的牛马人民渐渐不那么听话,农民起义的烈度和频率自黑死病结束后居高不下——宗教衰退的下一步,宣扬权力来自神明许诺的贵族也不再受人民待见。
基诺申科夫是捷克人,却也是无数德意志农民的缩影,饥寒交迫、卑躬屈膝、失去尊严直到失去一切……在未来,这股起义浪潮或许将席卷欧陆,给那些傲慢的贵族以深刻的印象,而至于能否打翻旧世界,创立新秩序,则要看后人的造化而已。
新兴的市民阶层与传统的大贵族争权夺利,恰逢雇佣兵盛行,金钱与军队的结合使得市民阶层的代表——大商人,通过财富要挟贵族成为可能。以往,欧洲贵族酷爱抄没犹太人的家室来快速敛财,这些教廷公然宣布的“劣等民族”和“异教遗民”,因为不受天主教义的限制,无论放贷还是做生意样样精通,抄起家来收获颇丰。有时抄得兴起,不小心波及正常商人也属常事。
时代踏入十五世纪,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惊奇地发现,金币居然真的能雇来刀口舔血的疯狗为自己作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伴随市民以及手工业者频繁地暴动,领主不得不向下层阶级开放了越来越多以往只能由贵族担任的职位,譬如将军,也譬如,内阁大臣。
工商业的兴起引发了贵族集体的分裂,一国之领主原是作为军事联盟领袖世袭统治,首要义务是参军作战。思潮分裂后,一部分保持传统的军事贵族维持传统,家族成员人人习武、重男轻女、子弟皆以参军为荣。另一部分贵族“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袍”,携带祖辈积攒的家产投身工商之路,事实上,这些“红顶商人”才是早期资本市场的主力军。
对新时代贵族而言,战争的好处不如做做生意,洒洒水就有无数金币入账。战争反而可能破坏商路,令自家产业的产品无处倾销。
由于国土四通八达,普法尔茨商业发达,“新贵族”的比例比寻常欧陆国家更多几分,反对弗里德里希的四名贵族都是这类“新贵族”。
在投票陷入僵局时,一直没有表态的最后一名阁臣,也就是海德堡主教的意见便显得至关重要。而看二人如今吵得不可开交的模样,老人的选择已然不言而喻。
“殿下,请您再听老朽一言。”
将全身大部分重量压在拐杖上,老人那不剩一根毛发的头颅微微低垂,无精打采的样子。
他再三强调国民困顿,不宜为一人之死贸然开战,至少应该与兰茨胡特方面的使团对峙几番,调查出发生在伦根费尔德的真相,但人在气头上的弗里德里希完全听不进他的意见。
“真相?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意义,克莱恩被巴伐利亚人害死了,这才是不争的事实!”
“可殿下,事情的真相尚未查明,为何兰茨胡特公爵要在被邀请来的宴会上突然发难也相当可疑,无论怎么看,这件事有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老人饱含深意地对上公爵燃烧的瞳仁,缓缓说道,“您不是,最在意真相了吗?”
他的话似乎刺痛了弗里德里希,后者不再搭理这个风中残烛的老人。
“市民们,领民们!”
他转过身,背对主教,正对围观的海德堡市民们,仿佛是用砸的一般向下猛挥拳头。
“可耻的巴伐利亚人羞辱了我们的祖国,刺杀善良而忠诚的克莱恩郡守,还赔上了他们公爵的小命,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能容忍这样的羞辱吗?我们能任由敌国骑在脖子上耀武扬威吗?不!”
公爵的吼声引起围观市民的激动,人们纷纷挥舞拳头,奋力呐喊。
“对!都是巴伐利亚人害的,和巴伐利亚拼了!”
“开战!开战!开战!开战!”
呐喊的海德堡市民少有亲戚或朋友在军队服役,他们很富裕,至少小康,支付一笔赎身金就能免服兵役。
战争是统治者发动,是乡下穷鬼的工作,和他们这些首都市民毫无关系。胜利了,他们会拿走最多的战利品,战败了,死的也不是他们的亲人。那么,为何不战?
与此同时,徘徊在人群外围的罗贝尔等人听到“开战”的呼声,纷纷面色大变。
“又要打仗了……真糟糕。”伊莎贝尔喃喃自语。
卡特罗恩与盖里乌斯相视一笑,混乱是晋身之阶,这道理他们早就明白。
罗贝尔望着人群,看到的却是另一番风景。
耗材在灾殃砸到头上之前,无法想象生死之间的大残酷,误以为自己会是战争的受益者。被上位者的三言两语哄上战场,见了血便开始哭啼啼地反战,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愚蠢是最难治的疾病,这道理他也早就明白。
“怎么办?”伊莎贝尔用肩膀碰了下他,“你也想上去讲两句?”
罗贝尔撇着嘴扭过头。
“开战!开战!”
弗里德里希顺着民众的呐喊也大吼数声,喊罢,他得意地看向垂暮老人。
“如何,主教,有此可用之民心,您莫非还打算阻拦我吗?”
“哎……”老人喟叹一声,“既然如此,老朽便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