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知己难寻(2 / 2)

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他曾经受到过农协内部最严重的警告。

当然,这并不是真的忘记,只是大多数人都被某些污浊的东西蒙住了双眼。

那个男人之所以发动思想大解放,进行农协内部的思想肃清,也是因为他察觉到了很多原本纯粹正直的人已经被利益、欲望、情爱等等‘美好的事物’蒙蔽了双眼。

但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就说要内部肃清,毕竟那个男人不想使用构陷这种肮脏的方式引出这场思想革命,单纯等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犯错,那可真就是积重难返了。

既不能拖,也不能主动创造条件,那就只能寻找外部的借口。

这个借口就是处理学阀。

刚好当时大量学者、作家家族之间互相联姻。势力的膨胀使得他们比那些待在权力中枢的宗师武者们更容易心态失控,很容易就被姒忠影响了。

他们帮助姒忠操控舆论,给普通人洗脑灌输价值观错误的思想。

但是因为这个苗头刚出现就被那个男人发动思想大解放运动狠狠掐灭了,所以最出名的作家走狗反而是在那个男人化道离去之后才出现的。

妫因应该知道,就是那个写武侠小说的‘银屏’。”

“原来如此,我只看到他跟姒忠关系很好,不知道还有这一层,他的武侠小说在东州也确实很火。”

“还是杀少了。”

王遥突然说道。

“是吗?果然你也这么认为。”

妫因有些惊讶,惊讶王遥为什么突然说这句话。

但他也不会觉得很奇怪,因为他是王遥,在他脑子里,或许已经还原了他们无法想象数量的信息。

“为什么你会这么说?”

逍遥侯倒是很好奇,才刚说几句话,王遥就像总结似的说出了这句完全不像他平日风格的杀气极重的话。

他很想知道王遥到底推演出了多少。

“思想大解放失败了,对吧。”

“没错。”

“仁民会长在后期不太管农协了,对吧。”

“没错。”

“姒忠在仁民会长还没化道离开之前便已经代行实际农协会长之职了,是这样吗?”

“没错。”

“那就是杀少了。”

“杀多了就一定有用吗?”

“不是‘杀多了’,是‘全杀了’。全杀了不一定有用,但是一定能换取更多的时间,有机会一点一点将思想扭转回来。

但按仁民会长那种做法,只会把他的心血彻底付之东流。”

“我记得你们地球华夏文明的历史中有一个人就是按你说的‘全杀了’这种方式做的,可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朱元璋是吗?”

“是的。”

“他是圣人吗?”

“不是。”

“他知道怎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大概率是不知道的。”

“他肯出卖自身利益以及自身利益集团的利益吗?”

“就算肯,估计也不敢,更何况他肯定不愿意出卖自身利益。”

“你这不是都知道吗?仁民会长有机会做到,是因为他是圣人,而不是因为他是实权一把手。

他跟朱元璋除了都是实权一把手之外,就没有任何地方相同,你提朱元璋也没有参考价值啊。”

“可是,就是因为仁民会长是圣人,所以他才不会像朱元璋那种凡人一样放纵自己的喜恶大开杀戒吧。”

说话的陈曦对此有些不解。

“觉得能兵不血刃便完成自己远大理想的人,确实配得上‘傲慢自大’这种形容词。”

“哈哈哈,果然我们的看法是相同的。”

逍遥侯笑出了声。跟王遥这种同类聊天是真的让他觉得很愉悦。

不是开心,而是愉悦。

就算是在聊悲伤的事,只要是跟王遥一起聊天,也还是会感觉到内心的愉悦。

这就是所谓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