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再战怛罗斯(一)(1 / 2)

塞尔柱帝国时期的呼罗珊地区,大致位于后世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南、伊朗北部,同时也包含了阿富汗北部的一部分。

在塞尔柱苏丹马立克沙去世后,帝国开始分裂,西部地区也就是后世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小苏丹王国。

由于塞尔柱突厥人本身是游牧民族,并不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所以苏丹国王们在完成了征服后,便根据传统划分行省,以军事贵族和官员们负责管理,一个行省的最高长官称为阿塔伯克,在突厥语中,“阿塔”意为“父亲”,“伯克”意为“长官”,于是阿塔伯克就有了中原文化中“父母官”的含义,更接近“太傅”这个官职。

甚至可以说,在历史上的元朝统治中原,推行“行中书省”制度,与塞尔柱突厥帝国的“阿塔伯克”是颇为类似的,都属于中央彻底放权地方。

马立克沙的第三子桑哥出任呼罗珊阿塔伯克,马灵在仔细研究了塞尔柱王朝的制度后,认为阿塔伯克属于军事贵族坐镇地方,翻译为“太傅”也忒高看这群蛮夷胡虏之辈了,于是按照朝廷对应的制度,翻译成为了行省总督。

同帝国西部那些分裂的小苏丹王朝一样,桑哥在呼罗珊地区的首府木鹿城也自称苏丹,并且延用了突厥人的传统,自称阿斯兰汗。

阿斯兰汗也就是狮子汗,这个可汗名号在西域可谓是烂大街了,东西喀拉汗国、高昌回鹘都用,甚至花剌子模的城主也跃跃欲试。

在看到帝国西面诸多苏丹王国出现后,花剌子模的城主阿即思也想要闹独立,桑哥于是派大将哈桑领兵,渡过乌浒水,与阿即思在萨末犍城来回大战了数次。

乌浒水就是后世的阿姆河,前汉称之为妫水,西游的玄奘称之为“缚刍水”,新汉则延续了唐朝的称呼,定名为乌浒水。

至于萨末犍城,更加有名,就是后世的撒马尔罕,这个时期被称为花剌子模。

在大致平定了花剌子模的叛乱后,桑哥便继续向东进发,又征服了位于后世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塔吉克斯坦西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西喀拉汗国,将这个塞尔柱帝国曾经的藩属国变为附庸。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桑哥将成为塞尔柱王朝的中兴之主,但是很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上,他遇到了从东面杀来的耶律大石,西辽强势降服了高昌回鹘、东喀拉汗国,将西喀拉汗国从桑哥手中“解救”出来,又逼迫花剌子模向西辽入贡。

与耶律大石的卡特万草原之战,桑哥惨败之后,兵力尽失,就被咸海一带游牧的老乡、突厥人扶持为苏丹,囚禁了三年,而且是字面意义上的囚禁,这群突厥人牧民老乡,对呼罗珊地区随意侵略抢劫,却将桑哥关押在牢房之中,自称“埃米尔”,自封了一堆所谓的大将。

新汉的意外崛起,让耶律大石没有按照历史的走向来到西域,尽管中原势力对西域的征服晚了十余年,但桑哥面对的敌人更加可怕,已经初步完成了对中原和漠北漠南整合的新汉,以“祸水西引”的方式,就这么杀气腾腾地出现了西域。

忽儿札胡思被岳飞追赶到夷播海,克烈部如同饿狼一般对东喀拉汗国北部进行了烧杀抢掠,已经半定居的三姓葛罗禄人不是对手,只能勉强控制喀什噶尔地区的伊卜拉欣二世病急乱投医,于是便引来了在西喀拉汗国镇守的桑哥名下的塞尔柱大军。

领兵的依旧是大将哈桑,听闻伊卜拉欣二世求救,哈桑向桑哥回报后,立刻兴冲冲地领一万余大军从毡的城越过药杀水,向怛罗斯城方向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