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来往调度(1 / 2)

寒食节前的大雪,差不多也是春天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场雪了,到了三月中旬,春回人间后,王伦连下诏书,号召百姓往东北二行省垦荒,又以河东、河北雪雹伤稼为名,向二行省转运粮食。

随着他的一道道诏书、朝廷的一条条命令,整个天下再次忙碌了起来。

接着命秦国公韩世忠巡视河东兵事,楚国公岳飞巡视河北边事,消息被西夏的探子探得,西夏国主李乾顺更加摸不到头脑了。

作为西夏皇帝,李乾顺已经习惯了从权利平衡的角度看待问题,他觉得新汉肯定要攻打西夏的,领兵的只能是某个国公。

许、萧、朱三国公皆是重臣,且多年不曾领兵,恐怕不会领兵,那么人选几乎就在三个新的国公中挑选了。

韩世忠巡视河东,李乾顺就放下心来,因为从河东攻打西夏几乎是不可能的,有黄河为天险,西岸多沙漠,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从这里进攻。

岳飞去了河北,那么王伦肯定会派齐国公林冲领兵,只要盯着林冲的动向就好了!

在王伦从黄龙府班师回朝后,新汉朝廷各地的高级文官、武将,被王伦做了一番大调整,从四川行省归来的李纲,已经出任吏部天官尚书,再往上一步,那就要入三省了。

袁朗也被抽调了回来,王伦的命令,让他从汉中府入长安,留在长安休息养病,李乾顺对袁朗便没怎么关注。

由于王伦对封疆大吏的大调整,让西夏颇是慌乱了许久,李乾顺将多半的兵力都放在了陕西、陇南二行省边地附近,就是担心汉军突然来袭。

但接下来王伦的操作他又看不懂了,朝廷的知府一级的官员开始调整,兢兢业业的时文彬从陇南转调四川,诸多知府官员各自调动,王伦似乎并没有打算对西夏用兵,因为关中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兵力调动。

除了数万民夫开始向洛阳府方向集中,似乎王伦是真的打算全力建设新都了。

而且新汉又将前宋时期的乐州改设为循化府,开始了编户齐民。循化府就是宋哲宗时收复的湟州,赵佶上台后先弃后收,改名为乐州,设了十多个军砦城堡。

在陇南行省设立后,酆泰与龚旺便一直驻守在这里,安抚吐蕃诸部,吸引吐蕃转为熟户。由于吴用在西宁府打通了青海两商道,乐州定居的人口也多了起来,便有了改州为府的基础。

酆泰在循化府过得很舒服,他在前宋时就曾担任蕃军指挥使,也就是负责统辖这里的吐蕃、诸羌熟户,王伦认为他熟悉这里的情况,又将他调到了这里。

所以这几年酆泰便负责安抚诸蕃、羌,维护治安,开设互市,协助吴用将后世青海、甘肃、四川三省靠近青藏高原地区治理得很是安定。

王伦对边疆地带或者内地,凡与少数民族打交道、贸易往来,讲究的就是“公平”二字,或许绝对的公平是做不到的,但起码他约束了部下将士,不得随意侵扰民间,不得擅自杀生,朝廷军队就变得守规矩了起来。

这世间大多数的老百姓们还是希望一个安稳的生活,朝廷不歧视、不骚扰、不屠戮,于是陇南地区的诸蕃、羌部落人等,与汉人便有了沟通与和平相处的基础。

循化府的辖区范围,大致在后世兰州以南、定西市以东,这里一旦安稳了,大半个陇南也就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