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前宋留任官员都在主动学习和适应,他张俊难道还要为住在东京城外的赵官家父子守节么?
况且张俊过得再不如意,对比住在不远处的刘光世,他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刘光世被罢免了一切职务,出行都要受监视,谁都知道这么一个“逃跑将军”,朝廷不杀他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若想重新做官,先问问西北禁军答应不答应吧。
张俊最终还是接受了调令,他的职责是大军粮草运输,带的都是辅兵和民夫,但至少也有点儿加强的兵权了不是?
洪州豫章知府赵鼎也接到了调令,前往岭南出任广西行省布政使,与调令同时到达的,还有一封王伦的密信,要求他继续关注大理国以及大越李朝,同时对暹罗等东南小国继续关注。
赵鼎感慨不已,由于前宋留下的烂摊子,新朝立国五年以来,皇帝和朝廷关注的重心一直在北方和西北,这让岭南诸行省的官员颇有许多腹诽,觉得被朝廷遗忘了。
王伦从来没有遗忘,他将李俊、童威、童猛、太湖四杰中的两人,六个水师将领都放在岭南,而且派了高可立坐镇广西,可不仅仅是维护地方安全的。
以李俊的能力,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行省的沿海已经大致被肃清,李俊已经开始向东南亚的南海探索了,至于高可立,他在梁山一众头领中并不显眼,但以他的能力安抚广西已经足够了。
高可立坐镇邕州南宁府,这些年广西行省很安静,除了朝廷每年输送一笔剿匪费用外,再无大事。
不过高可立认为的“匪”,与一般的土匪不同。广西行省多山地,多蛮獠,多有不服王化的,高可立便从南宁府向周边不断清剿,招剿并行,实际上他打击的主要是顽固的蛮人部族以及南北朝到前唐遗留下来的土司。
诸葛亮治蜀时开发的商道,也就是蜀身毒道,由于大理国的存在,把持了这一条商道的中段,故而李纲在四川行省也无能为力。
这一条商道影响不到广西,所以李俊就在钦州宁越府、廉州合浦府修建港口码头,通过水路运送物资,将中原的茶、盐、粗布、酒等不断向广西输入。
这就是朝廷对广西的对策,军事上压服,经济上融合,不少犯官家属、轻刑犯等,也都被流放到了广西安置。
没办法,广西在这个时代还属于偏远地区,客家人多向广东方向迁徙,朝廷也不可能强迫百姓大规模南迁的。
因此赵鼎这一次去广西的主要任务,他已经大致明白了。赵鼎也是个狠人,他当即上书提了一个要求,希望朝廷允许他从江西行省招募一批不得志的读书人南下。
你们江西这些读书人天天抱怨朝廷改革科举,那我给你们一次机会,跟着我去广西做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