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分配权(2 / 2)

对此王伦也能够理解,毕竟前宋无能,不能开拓西域,不能攻灭西夏,也就不能继续从陆上丝绸之路占据许多好处,与其投资西北,不如投资西南、东南。

但王伦觉得自己最得意的手笔,就是强势出兵,稳定了西北的局势,按照马灵传回来的情报,西域向西,黑衣大食已经衰落,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内部也在分裂,西喀拉汗国作为突厥人的附属国,让东喀拉汗国很是担忧。

故而东喀拉汗国主动派出使者,希望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借以对抗突厥人,甚至愿意割让已经被李彦仙占据的绿洲小城。

王伦接手赵佶留下的烂摊子,从一开始他的规划就十分明确,先攻灭金国,消除东北隐患,继而攻灭西夏,重新夺回丝绸之路东段的所有权,然后趁着草原混乱,北上漠北,引导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向西,进军西域。

一百多年后成吉思汗能领蒙古大军西征,难道我中原就不能提前布局、祸水西引,让中原人与草原人合伙抢劫,打通西域、中亚一直到西亚的商路么?

东南士绅们只看重海贸之利,这一点王伦从来不反对,但他认为西北百姓同样有生存的权力,有追求富裕的权力,那么打通丝绸之路就非常有必要。

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是,王伦认为眼下这个时代是绿教蓬勃发展不断东传的时期,西域崇尚佛事千余年,不能让华夏西部就此绿化,必须以儒家、佛教进行遏制。

这本该是大宋的历史使命,既然赵宋不能担起责任,那就让我来吧!

洪武四年的年底,对于即将到来的洪武五年,王伦很是期待,故而他难得地从皇家内藏库支了一笔钱,当作福利给京官们发放了下去。

前宋对官员们的待遇简直是历代之最,若能混到一任知州,起码能保两代人富贵。新汉建立后对前宋的官职制度进行改革,废除寄禄官,只重职事官,一个官员就很难兼有数个甚至十余个头衔,到手的俸禄自然就少了。

就好比宋仁宗时期的开封府尹包拯,年俸禄一万八千贯,差不多相当于同时期普通百姓六百户的全年收入,大宋想要推行“高薪养廉”,然而却忽视了人性的贪婪程度,大宋的官员腐败,放到整个华夏历史也是数得着的。

所以王伦对新汉官职的改革,在废除了诸多不视事的虚职后,又严格了各官职官员的品级,根据职级做出了俸禄的严格规定,朝廷不再给官员发放土地,而是以公田的方式,将部分产出上缴后再分配。

朝廷牢牢掌控着分配权和二次分配权,这让不少地方官员觉得自己的权力被朝廷侵夺,但也无可奈何。

天下财赋收归中央朝廷,由朝廷进行再度分配和调度,这让江南地区不少官员上书请求,希望朝廷不要浪费人力物力,不如将部分财赋截留地方,也节约相当一笔钱。

王伦觉得这些官员们把自己当作傻子了,前宋在各地设转运使,不就是为了将分配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么?

怎么换了个皇帝,就觉得新帝是好忽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