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东厂提督的大功劳(1 / 2)

先到先得,对于欠饷八月的三大营将士,无疑于一剂打鸡血的猛药。

但是,王承恩却万分疑惑,深感不安。

急忙提醒:“皇爷,咱们捐饷那么大阵仗,一共才捐得20万两。”

“三大营官兵大约欠饷8个月,平均每人欠12两银子,6万将士全部补齐,那可就是72万两呐。”

“20万两,三分之一都不到,远远不够啊!”

崇祯笑笑:“大伴勿忧,宫内有钱,朕也是刚刚知道。”

“刚刚知道?”

王承恩有点懵,要说皇宫大内,咔咔角角,没人谁比他更清楚啊。

“大伴,速宣吴孟明和王之心。”

“命他们一刻钟之内,速速赶到养心殿!”

王承恩还在疑惑,崇祯帝又下达了新命令。

乾清宫和养心殿,一路之隔。崇祯换好铠甲,移步就到养心殿。

“老奴遵旨!”

王承恩急忙安排随堂太监去去乾清门外宣吴孟明和王之心。

王之心是司礼监排名第二的秉笔太监,任着东厂提督。

吴孟明则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掌管大明锦衣卫。

两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人物,也是崇祯的铁杆心腹。

整个大明朝,锦衣卫和东厂是皇帝的两把刀,指哪杀哪,是最忠诚的卫士。

崇祯要想挽救大明,就得把这两把刀,紧紧抓在手中。

其实,崇祯还有一支战斗力更强的内卫部队:勇卫营。

只可惜,勇卫营一路远在四川,由靖南伯黄得功率领,驻军庐州,正讨伐张献忠呢。

另一路,则是由左都督兼山西总兵官周遇吉率领,驻守宁武关。

只可惜,一个月前,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包围宁武关,周遇吉率4000勇卫营战士,孤军血战。十天十夜,全军覆没。

最后留守京师的一路,也被最后的大骗子李建泰带走,全霍霍了。

唉……崇祯想想,都是泪啊!

“皇爷,要敲景阳钟吗?”

“景阳钟?”崇祯一愣!

摇摇头:“算了,为朕着甲吧。”

自大明朝开国以来,紫禁城每天早上都要敲响54声景阳钟,召唤历代文武百官上朝。

可城破之日,崇祯帝亲自敲响景阳钟,等了一个时辰,只等来一个王承恩。

所有的大臣,都弃崇祯而去。

一代帝王,万分悲凉,想想更是泪崩!

紫禁城。

乾清门门口。

一个身穿红色蟒袍,只有眉毛没有胡须的老太监,身边围着几个身着红色飞鱼服的中年太监。

身后,是一群精悍的正常人:东厂役长和番子。

一个身着红色飞鱼服的机灵太监趋前道:“厂公爷爷,小的查明,京师大臣,都在自谋出路咧。”

“小的还听说,兵部的很多大臣,都跟大顺军的牛宰相接上了头,就等大顺军进城,当顺臣顺民,谋一个好差事咧。”

“现如今,京师缺兵、缺粮、缺饷,小的们都快欠薪一年了。”

“小的以为,大明人心散了,京师肯定守不住。”

“既然守不住,咱们还守在这里干嘛?难道为大明王朝殉葬吗?”

……

机灵太监一连串的询问、审问,其他人听得担惊受怕,却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他们在大明的富贵、前程,眼看就要没了,谁人不慌?

机灵太监看众太监都点头,厂公爷爷也没说话,仿佛受到了莫大鼓励。

继续摇唇鼓舌道:“小的斗胆,请厂公爷爷带领小的们,早日另谋出路的好。”

说完,拱手作揖,低头等蟒袍厂公爷爷训示。

皇城之内,如此大逆不道的大实话,也只有在这王朝末日,他才敢说。

身着红色蟒袍的厂公爷爷,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王之心。

王之心一皱眉,张开手掌,想了想,又放下。

这种大孽不道的话,要是让人告发,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