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江南水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陈子龙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向巩永固透露了更多内幕。
他压低声音,声音中透露出对局势的忧虑:“大人,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对您的威胁深感不安。他担心您一旦进入内阁,将会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因此,他向陛下进言,说您作为江南总督,在南直隶地区暗中集结兵马超过五万人,意图不明。”
巩永固听后,脸上闪过一丝愤怒和无奈。他深知,这种指控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他也无法改变这种局面。
“周延儒的复出,其实并非偶然。”陈子龙继续说道,“复社的张溥和礼部员外郎吴昌时为了在朝中安排代言人,联手推荐了周延儒。复社成员年轻,资历尚浅,难以在朝中立足。因此,他们与司礼监太监王化民勾结,共同推动了周延儒的复出。”
“周延儒复出后,张溥和吴昌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陈子龙继续说道,“他们分别列出了复社成员的名单和期望的官职,要求周延儒按照名单任官。这其实是他们想要通过周延儒之手,将复社势力渗透到朝廷的各个角落。”
巩永固听后,眉头紧锁。他明白,这种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他问道:“那周延儒是如何回应的呢?”
陈子龙叹了口气,说:“周延儒虽然答应了吴昌时的要求,但他也有自己的算计。他提出以毒杀握有自己把柄的张溥为条件,才答应按照名单任官。这既是他对张溥的警告,也是他对复社势力的试探。”
巩永固听后,心中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场政治斗争如同一个无底深渊,越来越深不可测,而自己也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在这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他必须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会被这股涌动的暗流卷走,万劫不复。
此时此刻,崇祯帝忧心忡忡地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就在刚才,他收到了杨嗣昌临终前所留的最后一封奏疏。信中的文字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刺痛着崇祯帝的心。
杨嗣昌言辞恳切,极力夸赞巩永固乃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并恳请皇帝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允许他在江南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回想起来,巩永固担任江南总督不过区区两年时间,但却已源源不断地向朝廷输送银两超千万两,为国家的财政状况立下汗马功劳。
崇祯帝不禁对这位忠心耿耿、才能出众的臣子肃然起敬,深感他的确是一个可堪大用之人。
然而,当崇祯帝听到巩永固拥兵五万的消息时,他心中不禁对巩永固起了疑心。尽管他深知巩永固在军事上的才能和他在江南的政绩,但手握重兵终究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