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活塞五虎出现,加上拉里·布朗教练指导,让防守篮球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样大大影响到比赛观赏性,导致总决赛收视率极低。
NBA联盟作为商业联盟,优先要考虑到NBA联盟整体利益,他们因此推出No Handcheck法则,不允许防守球员,有过多手部动作。
某位球员因此得益,场均罚球首次上双。
受益的球员,并非只有他一人。
早年。
歪把子机枪代表凯文·马丁,成为此规则最大受益者。
再然后。
凌晨四点,起床研究联盟规则的詹姆斯·哈登,成为最最最大受益者,甚至将NBA联盟比赛规则带偏,导致不少球员因此受益,严重影响比赛观赏性。
NBA联盟被迫调整规则,限制詹姆斯·哈登。
为之前说现如今规则,只为服务球员的话道歉。
准确一点。
某些规则修改,只为服务某位球员。
No Handcheck法则出现以后,某位球员只要往篮下冲,不管有没有犯规,大喊一声,两手一摊,得到NBA联盟官方授意的裁判们,大概率会吹响口中哨子,将某位球员送上罚球线。
菜鸟赛季,场均只有不到5次罚球的某位球员,在进入联盟第三年后,达到场均10次以上,罚球次数翻了一倍。
No Handcheck法则一推出,某位球员就迎来职业生涯第一次季后赛之旅。
实际上。
克里夫兰骑士能闯进季后赛,跟某位球员关系不那么大。
某位球员进入NBA联盟第一年,克里夫兰骑士排名东部第九,彼时克里夫兰骑士已经将其视为球队未来绝对核心,为此还将不识抬举的里基·戴维斯交易离队。
第二年。
克里夫兰骑士战绩跟新泽西网相同,可因为胜负关系,他们再度无缘季后赛。还好那时候,NBA联盟没有过分吹捧某位球员,要不然新泽西网跟NBA官方,又要被某位球员DISS。
就算第一年,因为某些球员存在,影响到某位球员发挥,可第二年得到联盟照顾,场均罚球已经来到8次,某位球员仍无法带队杀进季后赛。
由此可以看出,某位球员实际带队能力,并没有某些特殊群体想象中,那么强悍。
直到No Handcheck法则出现,某位球员终于带领球队,杀进季后赛,终于有机会,跟当时NBA联盟最强防守球队交手。
跟NBA联盟最强防守球队交手前,克里夫兰骑士碰到拥有“BIG3”组合的华盛顿奇才,裁判全力协助下,他们得以4比2,击败对手,成功晋级下一轮。
那一轮系列赛,克里夫兰骑士一共赢了四场,有三场都是一分险胜,其中包括某位球员,非常有争议的走步绝杀上篮。
双方天王山之战,第五场较量,经过加时,克里夫兰骑士121比120,惊险拿下比赛胜利。
本场比赛。
某位球员出战46分钟,出手23次,命中14球,三分球1中0,靠着18中17的罚球,轰下全场最高的45分,外加7篮板6助攻2抢断。
乍一看。
数据相当炸裂。
实际上。
常规时间,最后决胜时刻,某位球员几乎处于隐身状态。若非队友顶住压力,克里夫兰骑士大概率要输球。
反观华盛顿奇才当家核心吉尔伯特·阿里纳斯,上半场近乎隐身的状态下,末节独砍17分,加时赛,最后一投,未能命中,功亏一篑,只能遗憾吞下失败的苦果。
华盛顿奇才那一轮输球,战术布置其实没有太大问题。
只不过。
他们没有想到,克里夫兰骑士其余球员,那么能接锅。
此前双方都未曾在季后赛舞台上交过手,华盛顿奇才还未完全摸清克里夫兰骑士套路。
双方第一场较量,某位球员爆砍32分11篮板11助攻的三双数据,带队轻松获胜。
第二场对决,华盛顿奇才立马调整策略,开始针对某位球员。某位球员全场出现10次失误,克里夫兰骑士因此败下阵来。
两队第三场较量,华盛顿奇才防守策略没有问题,他们对于某位球员,前面三节,都处于不包夹、不限制的状态,随便你攻,到了第四节开始针对,某位球员最后时刻,各种甩锅、失误,险些让球队崩盘。
若非那个极具争议的走步绝杀,系列赛悬念估计早就终结。
华盛顿奇才很清楚,某位球员怎么进攻,都不能打死自己,他们就等着第四节突然发力,一波带走比赛。
六场比赛,克里夫兰骑士只有一场,第四节得分高于对方,且只赢了一分。
华盛顿奇才教练组,对于某些球员,研究得很清楚。可他们没有想到,克里夫兰骑士其余球员那么顶,NBA联盟跟裁判会那么不要脸。
而且。
华盛顿奇才当家核心“初代枪王”吉尔伯特·阿里纳斯,跟火云邪神有几分相似,要么你打死我,要么我打死你。
小主,
正值巅峰的阿里纳斯,跟科比对飙,丝毫不落下风。
因而。
阿里纳斯根本没把某位球员放在眼里,他就等着最后一节,靠进攻把詹姆斯打服。
单论关键时刻硬解强攻能力,阿里纳斯完胜某位球员,可他没有想到,会连着两场比赛,会被对手绝杀。
那一轮系列赛,某位球员数据相当炸裂,场均可以贡献35.7分7.5篮板5.7助攻1.3抢断0.7盖帽,投篮命中率51.0%,三分球命中率38.2%,罚球命中率74.6%。
可到了东部半决赛,碰到底特律活塞,某位球员场均数据下降到26.6分8.6篮板6.0助攻1.4抢断0.4盖帽,投篮命中率下降至44.2%,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7.6%,罚球命中率跌至72.7%。
总体上看,某位球员数据,好像还不错。
其实跟当时底特律活塞、华盛顿奇才防守策略有关,前面三节比赛,他们都不会上太大强度,有意让某位球员多进攻,破坏克里夫兰骑士整体节奏,到了最后一节比赛,疯狂针对某位球员,迫使他把球传给队友。
冷了一整场,几乎没什么出手机会的球员,到了最后时刻,手感必然不会太出色。
而且。
他们非常清楚。
某位球员一旦遭遇包夹,或者比较高强度的防守,大概率会传球。他们就等着某位球员传球,再试图抢断,或者赌接球人无法将球投进。
底特律活塞战术策略完全正确,两个主场,2比0,轻松拿下。
双方第三场较量,底特律活塞自己进攻出现问题,导致他们未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两队第四场对决,裁判开始抢镜,克里夫兰骑士其余球员,开始刷存在感,他们最终两分险胜,成功将大比分追至2比2平。
关键第五场,天王山之战,底特律活塞坐镇主场,再次被克里夫兰骑士掀翻,又是两分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