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独自坐在那里,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李卫国的话。
直到被押赴刑场,那最后的一刻,他的心中依然被痛恨与不甘填满,带着无尽的悔恨,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随着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离世,四合院仿佛被一阵新的风潮席卷,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与重组。
何大清在与白寡妇离婚后,心中那股憋屈与怨恨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驱使着他带着师兄陈占山以及傻柱奔赴保城。
他的步伐坚定而决绝,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过去那段不堪的婚姻做彻底的了断。
在保城,他迅速地处理着遗留事务,将工作转手卖出,对于与白寡妇共同居住过的房子,他更是没有丝毫的留恋。
回到家中,他毫不留情地将白寡妇的两个儿子赶了出去,而后把房子里的物件或变卖或送人,把与那段婚姻有关的一切痕迹都努力抹去。
待保城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毕,何大清就住进了后院聋老太太的那两间屋子里。
这两间房子本应因聋老太太的罪行被罚没充公,但何大清回到四合院之后,没有住的地方。
他直接跟街道办经过一番交涉,或许是他的遭遇实在令人同情,又或许是上面想要对他有所补偿,总之,破例以五百块钱将这两间房子卖给了他。
而在四合院的另一角,易中海的两间房子命运则截然不同。
那本是轧钢厂分给职工的福利房,如今易中海犯下重罪,给厂子抹了黑,房子自然要被收回。
此时,孟翠兰的处境显得格外艰难。
其实,在易中海被判刑后,她本有机会像何大清那样选择离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然而,多年的夫妻情分在她心中沉甸甸的,她始终狠不下心来。
直到易中海被执行死刑,她都未曾提及离婚之事,这份坚守和情义令人动容。
街道办考虑到她也是这场风波中的受害者,最终决定为她安排新的住所。
他们将孟翠兰安置到了另一个大杂院,分给她一间房。
那个大杂院与四合院相比,房屋破旧,环境嘈杂,里面住着的都是一些孤寡老人。
但这对于孟翠兰来说,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变故后,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她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行囊,眼中噙着泪花,告别了生活多年的四合院,一步一步,缓缓走向那个未知的新家。
在易中海的房子空出来后不久,一辆辆板车拉着家具缓缓驶入四合院。
杨家一家老小跟在后面,男主人杨东升走在最前面,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健,带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气质。
他是新调到轧钢厂工作的机械工程师,此次举家搬迁到四合院,是为了开启新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