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老太太一定有办法帮他解围。
“你错就错在不应该把心事藏得太深!”
“小易是院里的一大爷,他的品性院里哪个不知道?他还不至于把傻柱兄妹那点生活费看在眼里,他那是真把柱子和雨水当成自个儿的孩子待呀!”
聋老太太看向桌上的钱,继续说道,“他呀,是怕柱子这孩子手头松,存不下钱。再赶上秀兰生病那阵儿,小易没了主意,还是我给他出的主意,让他先挪用这笔钱的。”
傻柱一听,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惊和疑惑。
“奶奶,您……您知道这事?”
聋老太太看着傻柱,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慈爱和无奈:“傻柱啊,奶奶不告诉你也是为了你好。你一大爷无儿无女,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帮你存着那些钱,还不是怕你年纪小不懂事,有了这笔钱,就不知道上进了,甚至可能会招来祸事。”
“他是真心的为了你们好,再说了,谁家的孩子不摔摔打打能长大呀!小易就是想锻炼你,让你早点肩负起何家的重担。”
聋老太太这一番话说完,全场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片刻之后,聋老太太缓缓地将目光投向了何大清,眼神中看似带着安慰,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还有你,何大清!”
“当初你离开四九城的时候,可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你就这么把傻柱和雨水扔在院里,那时候,他们还是两个没长大的娃娃啊。如果不是院里这些人帮衬着、看顾着,这俩孩子能平平安安地长大吗?”
她微微顿了顿,目光在何大清脸上停留,观察着他的表情变化。
“这些年,小易夫妻可没少为傻柱兄妹操心呐。”
聋老太太边说边看向傻柱,眼神里满是慈爱,“你瞧瞧现在,柱子长得这么壮实,雨水也出落得白白净净的。你能说这里面没有小易良苦用心吗?”
何大清被这一连串的质问说得无言以对,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他的眼眸低垂了下去,像是在回想什么,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聋老太太的话明显偏向易中海,但她说的话句句在理,他根本没有反驳的理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年,他的确对孩子有所亏欠,他一走这么多年,一次都没回来看儿女,这件事是他做错了。
聋老太太见何大清没有说话,心中暗喜,觉得事情差不多有了转机,便想着趁热打铁,尽快结束这场风波。
于是继续说道:“既然那些钱,你一回来,小易就一分不少地拿了出来,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他要是真打算昧下这些钱,办法多的是,何必在全院人面前这样,自讨没趣呢?”
此时,院里的人们听到聋老太太的话,又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声音逐渐变大。
“对呀,老太太说得没错,一大爷这些年为院里做了不少好事呢!谁家有困难,不是一大爷出手帮忙?”
“就是啊,一大爷一个月挣七八十块钱呢,犯得着昧那点生活费吗?”
门口的邻居们话语的风向渐渐偏向了易中海这边。
聋老太太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高兴。
只要过了今天这一关,何大清就不好再拿这件事做文章了。
于是,聋老太太慢慢站起身来,拄着拐杖,对易中海使了个眼色。
易中海赶忙上前扶住她,“行了,大清,你把那些钱收起来吧。别让这点小事破坏了邻里关系,事情说开了就好,犯得着发这么大脾气吗?你难得回来一次,应该好好和孩子们聚聚。”
说完,聋老太太在易中海的搀扶下,缓缓地往屋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