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东郡太守桥瑁(2 / 2)

荆州牧刘表不是在平息交州叛乱么,他什么时候回返的京师洛阳,他怎么又成了顾命大臣?

心中存疑的桥瑁、鲍信二人,最终还是选择了领帐下四千余兵马,继续朝着京师洛阳挺进以便一探究竟。

当大将军府部属逢纪赶来劝说二人之时,二人方才知晓此时京师洛阳的状况。

“桥公,你说我等该如何是好?”

现今荆州牧刘表非但手握先帝密诏、匡扶汉室,还真的是陛下及何太后任命的顾命大臣。

那么二人此前继续领兵逼近京师洛阳的举止,就多少有些违抗圣命的意味了。

听得鲍信的话语,东郡太守桥瑁虽是前太尉桥玄的族子,但他心中也着实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逢纪却是开口劝道。

“现今京师洛阳已经局势稳定,刘公以顾命大臣之尊主掌朝政,二位亦当俯首听命才是。”

“目下我等大将军府部属,已经尽皆投效刘公帐下,二位也莫要再有忤逆朝廷之举才是。”

常言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更何况刘表还是主掌朝政的顾命大臣,听得逢纪的劝说,桥瑁、鲍信二人心中多少也有了自己的决定。

不多时,见得数千精骑杀气腾腾的奔袭而来,东郡太守桥瑁及鲍信二人,先是令帐下大军止步,随后便随逢纪一道前去拜会刘表。

见得桥瑁大军止步,又见三两人正飞马朝自己大军奔来,刘表自然明白是逢纪等人建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刘表随即便挥手示意大军止步,并领着帐下部将及侍卫上前。

“下官东郡太守桥瑁、大将军府部将鲍信,拜见刘公!”

“我等此前领受大将军何进之命入京诛除阉宦一党,却是不知京师洛阳发生动乱,更不知刘公起兵勤王之事,此番多有得罪还望刘公海涵。”

俗话说“不知者不罪”,更何况二人此前也是领受大将军何进之命,才会领兵回返京师洛阳的,刘表还真的没法草草将二人治罪。

再加上二人认错态度良好,刘表也就笑脸相迎的扶起二人。

“无妨、无妨,二位一心为国,本侯焉能怪罪,且快快起身。”

扶起二人之后,刘表却是想起现今的兖州局势。

现今刘岱已经出任兖州刺史,并领兵与徐州、冀州兵马围剿青州黄巾。

但桥瑁作为兖州八郡国的东郡太守,竟然直接领着东郡兵马入京诛除阉宦一党。

而历史上董卓乱政之后,东郡太守桥瑁矫诏,号令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最终才有了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盛况。

当然,各路诸侯裹足不前之际,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也是忧心兖州各郡国兵马,不听从自己号令,这才借口粮草不足为由,寻机除掉了东郡太守桥瑁。

至于这鲍信也是一员勇将,董卓乱政之后,他也是起兵讨伐董卓。

此后青州黄巾入寇兖州之际,作为济北相的鲍信还力劝兖州刺史刘岱不要轻敌冒进,结果刘岱不听劝阻最终兵败身死。

此后鲍信与陈宫等人,拥立曹操为兖州刺史,在征讨青州黄巾之时,鲍信为救曹操而死。

“二位皆有心报国之士,且留在朝堂,助刘某一臂之力如何?”

桥瑁是东郡太守,鲍信也是泰山郡人氏,他们若是回返兖州,说不定还要扯兖州刺史刘岱的后腿呢,是故刘表自然不会再放他们回去。

听得刘表之言,桥瑁、鲍信二人也不敢违逆,是故尽皆躬身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