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虽然早就知道董卓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但董卓选择背刺汝南袁氏的行为,却是刘表万万没有想到的。
毕竟董卓这等背主之举,无异于自绝人前。
休说是他董卓本人了,只怕他整个陇西临洮董氏,日后都没有哪个朝堂公卿胆敢重用他们。
但对于董卓而言,选择背刺汝南袁氏,却只是为了向刘表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换取自己及帐下将士的活命机会罢了。
毕竟如果不说服刘表的话,他们连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名声和仕途呢?
而刘表听得董卓非但愿意检举汝南袁氏,手中还有太傅袁隗及司隶校尉袁绍的罪证之时,刘表立马便转怒为喜的收剑回鞘。
“此话当真,且快快将汝南袁氏罪证呈上来!”
袁绍、袁术二兄弟领兵攻打皇城,日后更是将大汉王朝彻底拖入群雄割据的深渊。待护送皇帝刘辩回京之后,刘表自然得趁势清算他们的罪行。
可光凭这些东西,诛杀袁绍、袁术二人倒是足够了,但要彻底扳倒汝南袁氏却仍显不足。
毕竟不能把太傅袁隗拉下马的话,恐有打虎不死、反受其害的风险,刘表可不想天天提防着欲图跟自己玩命的汝南袁氏。
现今有了董卓的检举和汝南袁氏的罪证,刘表也终于有了彻底清算汝南袁氏的底气。
待除掉太傅袁隗以及袁绍、袁术两兄弟之后,光凭袁基一人岂能是自己和宗亲一系的对手,而这才是刘表转怒为喜的真正缘由。
听得刘表话语,董卓立马便从怀中掏出太傅袁隗及司隶校尉袁绍的书信。
不过董卓却是并未将这些东西立马呈上前去,而是略显迟疑又面露祈求的盯着刘表。
刘表见此,焉能不知董卓所想,于是微微沉凝之后,自是指天盟誓道。
“我刘表以山阳刘氏数百年基业盟誓,董卓你若能在朝堂之上检举太傅袁隗,助本侯扳倒汝南袁氏,本侯保你及帐下将士不死。”
“日后本侯也会一视同仁的,给你及帐下将士建功立业的机会。至于你等能不能封侯拜将亦或位列公卿,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听得刘表郑重其事的盟誓,董卓及帐下一众将士尽皆欣喜的躬身拜道。
“多谢刘公宽宏大量,此后我等愿供刘公驱使!”
出了背刺故主这么一等事,只怕日后也没人再敢重用这一帮西凉将士了。
现今刘表仍然愿意一视同仁的给予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又岂能不欣喜若狂呢。
当然面对董卓及一众将士的示好,刘表却是并未轻易允诺将他们收入麾下。
毕竟刘表一来,也要顾及自己名声,二来,也着实害怕背刺呀。
刘表笑着示意众人起身,随后却是示意董卓身旁的中年文士,代为呈上太傅袁隗及司隶校尉袁绍的亲笔书信。
刘表可是记得董卓帐下是有两名顶尖谋士的,一个是助董卓祸乱朝纲的李儒李文优,另一个则是怂恿李傕、郭汜等人,攻打长安的毒士贾诩贾文和。
那么现今紧随董卓身旁的中年文士,是前期更受董卓重用的李儒,还是后期更为狠辣的贾诩呢?
待那名中年文士捧着董卓转交的书信,来到刘表身前之时,自是躬身拜道。
“武威姑臧贾诩贾文和,拜见刘公!”
听闻眼前之人竟是毒士贾诩,刘表不禁眉眼微眯,心中更有凛然杀意涌现。刘表没办法不起杀心呀,毕竟贾诩可是毫不逊色于荀攸的存在。
而且看贾诩在董卓身旁的站位,也知贾诩早已投身董卓帐下,并且还颇受董卓器重。
要不然刚才的一场厮杀,董卓帐下将士都折损大半了,偏偏他这么一个文弱书生还活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