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磐、黄忠、孙坚三人,领八千精骑顺利击溃何曼、黄劭五千中军,并获得斩将夺旗之功。
此时正极速回撤的黄巾攻城大军,见得自家渠帅瞬间便被击杀,军中大旗也被砍倒。
而那杀气腾腾的上万官兵精骑仍不罢休,竟然又朝着众人冲杀而来,众人顿觉一阵胆寒。
毕竟黄巾攻城大军,虽还有将近四万之众,但因为三面围城的缘故,三支攻城队伍,每一支都不过一万余人罢了。
再加上陈王刘宠与下军校尉鲍鸿,也领着数千精锐从汝阳城中冲杀出来。
尚未聚拢到一块儿,且心怀畏惧的黄巾贼寇,焉能是士气高涨的官兵的对手。
于是作为主帅的刘表,便远远瞧得自家帐下八千精骑,顺利击溃敌军并追亡逐北的盛况。
当然陈王刘宠与下军校尉鲍鸿的队伍也是不差,鲍鸿领军冲杀在前,而陈王刘宠帐下的精锐,则向着敌军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箭雨,也顺利的击溃了不少黄巾叛军。
至于陈王刘宠本人更是手持强弩,射杀一个又一个试图阻止黄巾叛军溃败的黄巾头目。而他那百发百中的射术,也确实印证了陈王刘宠善射之名。
顺利击溃黄巾叛军,剩下的事情便是收降俘虏以及打扫战场了。
当然了,这等小事,几位统兵将领自然不必亲自指挥,自有他们帐下的军司马领军处理即可。
刘磐、黄忠、孙坚三人,率先拿着黄巾叛军中军大旗,拎着黄巾贼首何曼、黄劭的头颅,前来拜见主公刘表。
“禀报主公,我等顺利击溃黄巾叛军,并斩杀贼首何曼、黄劭,夺下叛军中军大旗。”
“此战约莫击杀两万黄巾叛军,俘虏的黄巾叛军也当在两万五千人左右,尚有数千叛军四散奔逃,目下正由我等帐下部曲领兵追捕。”
听得众人报捷,刘表自是夸耀刘磐、黄忠、孙坚一番,这时陈王刘宠与下军校尉鲍鸿,也赶上前来拜见。
“小王刘宠、下军校尉鲍鸿,拜见大帅!”
陈王刘宠约莫四旬出头,身材魁梧、样貌不凡,而且举止投足间还颇为温文尔雅。这与刘表印象中陈王刘宠野心勃勃的样貌,倒是有些大相径庭。
不过见得陈王刘宠拱手见礼,刘表还是赶忙回礼一番,随后方才赞叹道。
“久闻陈王善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听得刘表的夸赞,陈王刘宠也是面有荣光,随后连连自谦一番。
这让刘表脑海中陈王刘宠野心勃勃的印象,再次产生了些许动摇。
毕竟这举止有礼、温文尔雅的陈王刘宠,怎么会是一个野心勃勃,试图谋逆之人呢?
当然,后面还有足够的时间与陈王刘宠相处,是故刘表也不再纠结此事。
“且令大军收降俘虏,打扫战场,回城庆功,至于那些许溃兵就不必理会了。就让他们四散而逃,把我官兵威名带去汝南各地,震慑震慑剩余的黄巾贼寇吧。”
南顿、项县与汝阳城相隔不远,那里还有黄巾贼首何仪、龚都的五万人马。若是他们听得汝阳大败,说不得便会火速回撤向汝南郡治平舆方向。
黄巾叛军弃城而逃,拥有八千精骑的刘表,怎么也能狠狠的咬下他们一块肉来,这不比攻城便利多了么。
陈王刘宠、下军校尉鲍鸿,以及刘磐、黄忠、孙坚等人闻言,自是躬身应命。
大军押着两万余俘虏撤回汝阳城,世居汝阳的汝南袁氏,自是送上大批钱粮犒军,刘表对此倒是并未推辞。
当然犒赏三军自然不可能用汝南袁氏的名头,毕竟刘表与汝南袁氏之间的关系本就不好,此番能用死对头的钱粮犒赏三军,何乐而不为呢。
刘表看过大战的斩获以及伤亡之后,对于汝阳之战前后的战果,倒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陈王刘宠及下军校尉鲍鸿所部,前后斩杀两万七千人左右,至于他们帐下的将士,也各折损了两千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