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熟读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 / 2)

荀彧忙起身劝道:

“元让,不可胡来!”

夏侯惇却摆摆手:

“先生宽心,某自有分寸。”

他其实也只是想吓唬吓唬李翊,哪能真砍他一只手?

无非是想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点儿教训罢了。

李翊从容一笑:

“将军请出题便是。”

夏侯惇轻嗤一声:

“你既说你熟读兵书,那我且用《孙子兵法》来考考你。”

荀彧在旁无奈地叹了口气。

《孙子兵法》连他都不敢说全部理解了,何况是李翊?

但荀彧不知道的是,《孙子兵法》只对他们这个时代的人晦涩难懂。

经过后世一千多年的洗礼,已经有不少军事家为它进行过注解。

李翊读到的自然是注解过后的《孙子兵法》,自然要比荀彧他们懂得多。

所以李翊才会这般自信满满……

夏侯惇从书卷中拾起一本书,扬声念道: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见不可察。”

“故经之以无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就请李翊先生,将这兵书上提到的道、天、地、将、法,为某解释一番。”

夏侯惇还特意将“先生”二字提高了一个声调,语气中竟是嘲弄。

他自幼学习枪棒,熟读兵书,后来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即使如此,也只能将这五个致胜维度云里雾里的大致理解。

他倒想瞧瞧这位“奇才”要如何解释这五个维度。

“哦?呵呵……”

李翊眼皮眨动,只是略作思考,便朗声回道:

“要解释倒也不难,我且用高祖取天下来对此解释。”

唔……汉高祖?

夏侯惇一怔,寻思这小子也是想引经据典,高祖事迹哪个汉朝人不知晓?

他特意挑这一段来讲,分明有意取笑自己!

“请试为惇言之。”

夏侯惇伸伸手,示意李翊接着说。

此时,李翊的声音接踵传出。

“先说‘道’,昔年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归心。”

“这便是在道义上占据了上风,此为道胜。”

“再说‘天’与‘地’,高祖与项羽约定先入关中为王。”

“高祖先项羽一步入关,得了天时。”

“后据益州之地,天府之土,得了地利。”

“有了这天时地利,高祖取天下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至于这最后的‘将’和‘法’,高祖善举贤能,有功必赏。”

“故韩信、张良、郦食其等辈俱往投之。”

“反观项羽,有官不封,有贤不用,唯一的范增还被其气走了。”

“试问以高祖用韩信之兵,张良之谋,樊哙之勇,项羽如何敌之?”

“二者的领兵之法高下立判,楚军只能以正合,而汉军往往会以奇胜。”

“此便为《孙子兵法》之精髓所在。”

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字句铿锵!

李翊这段由繁入简的话语,直接把荀彧、夏侯惇即身旁一干副将全都惊愕了!

不明觉厉的惊愕!

道、天、地、将、法。

以正合以奇胜。

这是一个侍卫能悟出来的道理吗?

夏侯惇瞬间感觉自己这半辈子都白活了!

李翊真正诠释了什么叫深入简出,用最浅显的话语,来诠释最晦涩的兵法。

比起那些教书先生“故弄玄虚”的讲法截然不同,让人一下子就记下,且死死印在脑中。

“以上不过是小子的粗浅理解,还望将军赐教。”

李翊恭恭敬敬地朝夏侯惇行了一礼,宛若晚辈向长辈请教一般。

什么杀人不见血?

这就叫杀人不见血!

任谁都看得出来李翊的理论高明,可他却任摆出一副谦卑姿态。

令夏侯惇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不敢,不敢……”

夏侯惇红着脸,赶忙扶起李翊。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今日某算是服你了。”

“孟德身边能有公子这样的奇才,实乃我辈之幸,兖州之幸,天下之幸!”

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次论道,竟让李翊收服了一个迷弟。

作为未来的魏国大将军,高安乡侯,李翊算是又给自己压了一注。

“夏侯将军过誉了,适才论道皆乃戏言,不必放在心上。”

李翊这是话中有话,提醒夏侯惇别忘了他们之前还有个赌注。

某人可是说了输了要拜自己为师。

但李翊又故意说是戏言,既给足了夏侯惇面子,又让他欠了自己一个人情。

夏侯惇一拍手,“害,今日是我有眼无珠了!得罪了先生,还望先生恕罪。”

李翊噗嗤笑道:“我乃后生晚辈如何当得先生二字?”

“先生适才之言,如雷贯耳,使惇受益良多。”

“今晚长夜漫漫,惇愿再听先生讲经。”

这一声声先生喊下来,基本已经默认李翊是他夏侯惇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