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出自郑国的老卒,对于郑君乙的惨死耿耿于怀,几次请命要求杀掉韩若山,为已经灰飞烟灭的郑国报仇。
俱酒让易十七、斗孟雄、赤八乌等人分头做众人的思想工作。
从近前看:此时此刻,残军身处韩国腹地,危险并没有消除。韩侯若山的意外被俘,可作为这支险象环生的军队的一张护身符,直到最终安全为止。
从长远看:韩国的国力仍在,即使杀掉一个韩若山,也不会改变大争之世的战略格局。
经过层层的思想工作,最终平息了这个无谓的争斗。
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渡河,继续执行北上太行的既定策略。
因为经过刚才一场短暂的战斗,根本弄不清韩军是否有人趁机逃脱,前去报信。如果大队韩军杀来,那么残军将前功尽弃,再次陷入重围之中。
是故,事不宜迟,兵贵神速!
俱酒下令全军迅速换上韩军的装束,打起韩军的旗帜,吃着韩军的给养,打着韩侯的旗号,迅速向大河岸边靠拢。
鉴于河内一带韩军密集,俱酒大胆决定,进入小卫国的境内,从卫国的宿胥口渡口渡过大河,经过卫国朝歌,沿淇水、白陉进入太行。
路上途经几处韩国城邑,派人向其索要粮草、布帛,而被俘的韩军,全部被押作俘虏,负责肩挑背扛,运输货物。
韩侯若山坐在车上,身后抵着一把锋利的匕首,老老实实地配合行动,大字都不敢多说一个。
进入小卫国国境,俱酒立即派人向卫军通报,韩侯要前往朝歌云梦山中去拜见世外高人鬼谷子,请卫军大行方便。
卫国的历史,堪称传奇。
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世称卫康叔。卫国经历了西周、东周的完整历史,一直到秦二世时期,才被废为庶人。是周朝时存续最长的诸侯国。
卫国能够活得这么久的唯一原因,就是苟!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应了老子那句名言:曲则全!
只要你苟到一定程度了,就失去了被欺负的意义。
此时在位的卫国国君,姬姓,名训。以国为氏的话当称卫训,以今人的称呼习惯讲,则叫姬训,史称卫声公。
历史上谥“声”者不多,知名的有楚声王,曹声公,卫声公,蔡声侯。
谥“声”,按照《谥法》解释为“不生其国曰声”,意思是说没有出生在自己的国家。
但这个说法显然有些牵强,后世苏洵在注解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主其国曰声”,并解释道:“有君之名,无君之实,谓之声。”
因为卫国的资料不多,但从卫公训“声公”这个谥号上就可以看出,此人亦是碌碌无为之辈。
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且在赵国侵犯其国土期间,魏韩两国可是为其背书的。
今天韩国国君途经卫国,卫公训哪敢怠慢,命令沿途官吏好吃好喝、满接满待,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残军在少水之役中损失的钱粮布帛等物,这一路上几乎又收回来了,甚至还有点多,不好拿呢!而此前俘虏的韩军,则完全变成了残军的苦力和发夫,负责肩扛背驮,唯恐把性命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