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最要命的经济发展难题是什么?
就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王学民刚一接任就要面临这个让人无比头痛的问题,
想了好几天。
国有企业面临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冗员过多、债务负担重等问题。大量国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亏损严重,甚至出现40万家企业倒闭,4500万职工下岗的情况。
也就是所谓的下岗潮。
外面等着的那些企业老总,就是活不下去的那些人,全都面临着破产倒闭。
而能来市委机关一号楼堵门,说明都是些有实力的,京州黑道白道都能说得上话,绝大部分不止代表自身,身后还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产业等回复。
王学民最近这几天也是被这些老总逼的没有办法,想着开一个座谈会,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集思广益度过此次危机,发动一下群众智慧。
取取经。
不过,
现在却不用了,
因为真经已经到了,就是祁同伟拿的这个光明新区规划书。
里面就有发展新产业,招收下岗职工再就业。
“让他们等着,你告诉那些老总,我正在想解决办法.......没时间。”
秘书闻言,更好奇了。
因为他听出自家书记语气的变化,带着一股寻到问题解决办法的轻松感。
绝不会错。
可为什么,难道就是因为手里拿的那份报告?
那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秘书很好奇,恋恋不舍的瞄了一眼,什么也没看到。答应一声离开,下楼通知老总们。
“不是,到底怎么回事啊,不是开会吗,怎么突然又不开了,这是要急死人呀。”
“是啊是啊,市委可不能不管我们呀。”
“推、拖,这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
乌泱泱的吵闹声响起,大厅一片嘈杂.......几个工作人员马上上前维护秩序:“肃静,肃静!”
大厅发出的吵闹声传不到书记办公室。
“同伟,实话跟你说,目前京州有即将有近40万下岗职工,且这个数字还可能持续增加。主要问题还是这些年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每个企业是能塞多少塞多少,确保每个人都能吃的上饭,有一份工作。”
“昨日因今日果,当初的饮鸩止渴,到了现在算是彻底爆发。”
历史上,大规模职工下岗就是1993年,也就是今年。会一直持续到2002年
王学民今年接任京州市委书记,也算是掏上了,大掏特掏。
不仅是王学民,还有梁群峰。
京都那边这次换掉范志文,其中一项考虑就是要启用这个电子多,能解决就业问题的梁群峰。
首先,
各地区的问题已经被京都熟知,且相当重视。
其次,
近些年梁群峰带着祁同伟老能整出点带动就业的实事,很多单位都在库库裁员,就祁同伟这边不一样,一会开个汽车厂、一会整点实验室,一会搞科技通讯大基建。
库库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