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嚣张跋扈的大将军(2 / 2)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中正在经历巨变之时,扬州、徐州等郡皆出现大寇侵扰,边关战事再起,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攻打城池强抢暴掠,汉朝难以西顾。当地官员不仅无法对付外敌,反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使官民财力困乏枯竭,民怨四起。太后见此,知道长此下去,即使朝局已定,国家也会在祸乱之中崩溃。为了自己能够长久地统治下去,太后在执政之初,就下定决心施行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便是日夜勤劳执政,推心置腹地依靠贤能之士(其实都是她的心腹臂膀),委任太尉李固等人,选拔重用忠良人才,努力推崇节俭。其次,针对当下朝臣腐败、民怨沸腾的不利状况,太后谕令李固着手经办惩治贪官、严肃刑罚的相关事宜,那些贪财罪恶的人,那些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多被诛除或废黜。第三,则是平定边患,正所谓“内乱不治,便会亡朝;外患不灭,就会灭种”。为了维护边境的稳定,免于汉朝边境受到边患的侵扰,朝廷分兵讨伐侵扰的贼人,几经征战,终于将群寇消灭平定。

一时之间,海内肃然安定,宗庙祭祀得以安宁。

梁冀见此,皆以为是自己兄妹二人之功劳,皇帝大肆封赏于他,当此之时,天下虽大,却只有梁冀能够威加海内、名震天下。于是,梁冀也就逐渐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即使是皇帝也不过是梁冀手中玩物,又何惧天下人。

皇帝登基日久,也日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毕竟生在皇宫,对于宫廷之事也颇为了解。当然不会甘于做一个傀儡。但是,他外不能联络众臣,内不能消灭外戚,只能在偶尔颁布诏书之际,无关痛痒地抒发自己对于困境的担忧和对天下的愧疚。

这年,九江、广陵二郡多次遭侵害,破坏得最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白骨曝露荒野。皇帝认为自己施政不当,愧疚非常,每念及此,心痛难当,遂命令调邻近郡的谷物,开官仓供给穷困弱小的人粮食,收埋枯骨,一定要加以埋葬抚恤,从而慰藉其愧疚之心。由此而观之,皇帝刘缵是真的想做个亲政爱民的好皇帝,或许在他的治理之下,这巍峨江山还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了梁冀这个“跋扈将军”。

一日,朝堂之上百官均已各自站定到自己的位置上,甚至皇太后和皇帝都已然坐定,却只有一人没有任何原因,便误了早朝。

他就是梁冀。梁冀自从做了大将军以来,一直嚣张无忌,刘保在世之时,他还有一些忌惮,不敢胡作非为。但是自从顺帝死后,朝中大权便都掌握到梁氏一门的手中,就连朝中很多大臣也甘心成为梁冀的鹰犬。梁冀便没有了任何顾忌,即使是王爷见了他,也得退避三舍,恭顺有加。

渐渐地,就连他父亲当年一首提拔起来,后又得到梁太后重用的相关大臣都对其心怀不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太尉李固。李固见梁冀这么久还不来上朝,便向皇帝进言,说不如先议国事,他既不按时到来,我等大可不必等他。

说来也巧,李固这句话刚说完,梁冀就来了,同时大声咆哮到:“尔等鼠辈,竟然不等本将军,本将军不来,这朝廷还算是个朝廷吗?”说着,梁冀恨恨地对李固说道:“原来是太尉大人,好大的气势!”

李固面红耳赤,却敢怒不敢言,心想:前车之鉴,一些不满他的官吏,或被斩杀,或被囚禁。皇帝陛下从小聪明伶俐,迟早可以亲政,为了皇帝陛下的大业,自己千万要忍住。昔日,韩信受胯下之辱,才助高祖成就千秋霸业,只要皇帝能够保全,这点侮辱又算得什么。

眼见朝堂之上,竟然无一人敢与梁冀辩驳,质帝年幼,不免有不服之意,少年心性,自然无韬晦之略。于是,便脱口说道:“真是个跋扈将军!”百官一听,都为皇帝的胆略所叹服,一时之间,群臣对于梁冀的不满之声,传遍了整个朝野。碍于情面,梁冀当然不会当场发作,但是内心却对这个皇帝愤恨不已,事后一想:“此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放任不管,将来势必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梁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除掉质帝再立新帝。

于是,梁冀便买通了宦官,暗自将毒药放在煎饼之中,送给质帝去吃。此药见血封喉,质帝又没有什么防范之心,吃了煎饼便感受到心腹之间,痛如刀割。太尉李固闻讯,急忙赶来,问太医皇帝为何会这样,太医如实禀告,正欲施救,质帝便倒了下去。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闰月甲申日,皇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仅九岁。可叹其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就在奸臣梁冀的毒害下殒命。

为了防止李固随意乱说,同年闰月丁亥日,太尉李固被免官。戊子日,司徒胡广任太尉,司空赵戒任司徒,太仆袁汤任司空。与梁冀一起参加总理尚书事。自此,梁冀一人总揽朝中大权,嚣张跋扈,不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