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升此刻俨然已经成了骄兵,骄兵必败。殊不知,一股潜藏的危机正徐徐拉开大网,起义军的未来,祸福难料。
所谓潜藏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是起义军龙蛇混杂,他们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眼中只有美女、金钱或者食品衣物,因而军纪不正。同时起义军成员都不是行伍出身,大多是刘氏宗亲。即使是山贼出生的绿林军,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哪里见过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阵仗。一到行军布阵之时,其弊端就显露出来。日子一长,如果是一路顺利倒还问题不大,但一旦遇到重大变故,那便是兵败如山、一溃千里。二则是刘伯升的军事策略不恰当,他一边四处征战,一边却又拖家带口。而且在其占领的棘阳等地都没有重兵把守,因为刘伯升将全部的兵力都抽调出去,以求一鼓作气,收复天下。
小主,
在如此疏忽大意、盲目乐观的情况下,刘伯升兵锋所向,直指宛城。这日起义军到了小长安,虽然天气昏沉、目力所及,只有百步之内。军中将士以为这次还会向上次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夺取小长安。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贪功冒进历来是兵家之大忌。果然,王莽军守将甄阜、梁丘赐早就在小长安准备妥当、以逸待劳,率领正规军给予起义军迎头痛击。
仓促组建的起义军一见无法取胜,随即乱作一团。刘伯升眼见大势已去,也难以掌控局势,稳定军心。片刻之间,起义军阵形大乱,士兵们四散奔窜,各自逃命,全军溃败。刘秀、刘伯升的亲人们也在军中,这乱了他们的方寸。刘氏兄弟好不容易救出几人,却已有数十人倒在王莽军刀之下。其中包括刘秀的二姐和三个外甥女,二哥刘仲,养父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经此一役,刘氏子弟元气大伤。
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刘伯升、刘秀二人都没有想到,一旦遇到失败便到了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当他们正准备率残部赶回棘阳之时,官军已经开始大肆攻伐棘阳。幸好棘阳城中,还有一个可堪大用的刘氏子弟刘祉,在他的奋力拼杀下,才得以保全棘阳,留下一个供刘伯升起义军安身立命的地方。
刘伯升、刘秀收拾残部奔回棘阳之时,正好看到刘祉在守城,这才惊魂稍定。然而此刻的宛城,却实实在在地成为刘氏宗族的修罗炼狱。南阳郡守甄阜,听闻刘氏兄弟率军攻伐宛城,立刻下令将在宛城中搜捕到的舂陵刘氏族人全部就地正法。宛城街衢之上,顿时成了刑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刘祉的母亲、妻子、儿女、弟弟等数十口亲属,倒在了甄阜的屠刀之下。舂陵宗室的族人数百口也未能幸免于难。刘氏兄弟闻讯,伤痛不已,赶紧收拢残兵败将,闭门自守,再也不轻易出战。经此一役,他们终于明白,要成大事,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刘氏兄弟此刻才真正成长起来,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基本素质。
生死一战《孙子兵法·九地》中有这样一则:“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就是表明在万般无奈之下,如果能够摒弃一切后顾之忧,一心为战,或许很弱的一群人也可以获得未曾预料的胜利。着名的楚霸王项羽就在攻伐秦军之时,彻底斩除楚人的后顾之忧,打破了做饭的釜,击沉了渡人的舟船,楚人上下一心,终于取得战争的胜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氏一族八千子弟都已经在刘伯升、刘秀兄弟处积聚。绿林军首领王匡、陈牧也带人也赶了舂陵与他二人汇合。刹那间军威大振,杀气冲天。只是临行之前,却一直不见李通归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让刘氏兄弟感到细微不安。起义军队成员龙蛇混杂,特别是王匡、陈枚的绿林军大多是都是土匪山贼出身。刘氏兄弟深知要成大事,就必须严格约束他们,不然迟早会败亡。但事急从权,一时半刻,到也难以制定有效的策略,只能先起义,再图后事。
每一件大事的完成,都不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样简单,而一个完备的计划,则能够将事情成功的几率大大提升。刘伯升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在兵力会师之后,他便着手制定了一个先向西夺取西长聚城,再占领棘阳,然后攻击宛城的战略计划。他意图先占据宛城,凭借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割据一方,然后再传檄天下,号令忠于刘家汉室的天下群英云集麾下,共同讨伐王莽,从而恢复汉室。几大首领知晓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计划,便欣然同意。
有人说“守业更比创业难”,这句话或许有些道理,但是创业之艰难,也是许多守业之人难以想象的。恰如此时的刘秀兄弟,在上战场之初,虽然变卖了家中所有的财产,却依然十分拮据。后来有人传言,在刘秀上战场之际,竟然没有一匹战马可供刘秀所用。
无奈之下,刘秀只得骑着一头水牛冲锋陷阵。这成为了后世演义中的一段佳话,人们都说刘秀是“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直到刘秀在战场上斩杀一名新野军士,他才缴获到自己的一匹战马。这或许有夸大的成份,甚至有人不禁要问,绿林军何等气势,哪能不为刘秀配一匹战马呢?殊不知,刘秀此时虽然骁勇,却只是其兄手下默默无闻的一名军士,即使有战马可配,也是配给刘伯升的。
幸好起义尚且算得顺利,起义大军很快就攻克西长聚城、唐子乡(即今湖北省枣阳市唐子山下的太平镇),他们杀掉了湖阳县尉,打败了新莽官军。初战告捷之下,起义军声威大振,这让全军的士气大为提升。然而,让刘秀和刘伯升兄弟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起义军刚刚攻克西长聚城,绿林军从将军到寻常兵士就开始大肆抢掠,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激起了民间百姓的反对甚至是反抗。而随着起义军攻克了唐子乡,刘氏兄弟的家族部队得到了较多一部分财物,此事让一向嚣张跋扈的绿林军知晓后,刘家部队很快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说不定绿林军在嫉妒和愤恨财物分配不均的心理上,会做出杀人夺宝的勾当。为了维持起义联盟,刘秀当机立断,将所收缴的财物大部分分给了绿林军,这样才使大祸消弭于无形。
军心一定,士气一涨,刘氏兄弟的野心就逐渐膨胀起来,连着他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二人与绿林军商议,决定一鼓作气,攻下当时比较大的县城棘阳。整军备战方三日,刘伯升便急不可耐地传令部队进攻棘阳。也算起义军的大幸,还没等起义军到城下,新莽朝廷的棘阳县令岑彭见势不妙,弃城带着家眷逃走。起义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棘阳。
此时的李通,由于全族都被王莽杀害,自己更是遭到王莽的通缉,只能带着弟兄弟以及少数宾客逃亡在外,四处躲避。不久,他便听说刘伯升率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此刻正欲攻取棘阳。李通欣喜之余,决定率门下投奔于刘伯升。当他赶到了棘阳城外时,遇到了刘秀的姐夫邓晨率众投奔刘伯升。本来李通还准备混进城中,做刘伯升军队内应。哪知他到了棘阳发现,城门上早已经改旗异帜,刘伯升竟然不会吹灰之力就将棘阳握于掌中。
李通、邓晨来投,虽然没使刘伯升起义军实力大增,但这二人本身非比寻常,又是刘伯升的亲朋好友,他们的到来不禁让刘氏兄弟高兴不已。此时的起义军可谓是人才济济,刘伯升等待多时,终于在这一刻平地而起。他策划已久的计策终于能够得以实行,随即他展开行动准备进攻目标宛城。刘伯升传令部队整军三日,之后再传令部队攻击小长安,即棘阳附近的一个富裕的地方。此刻刘伯升已经成竹在胸,只要拿下小长安,就立刻挥师北进,向南阳郡的重镇宛城进攻。由此一来,大事可期。
刘伯升此刻俨然已经成了骄兵,骄兵必败。殊不知,一股潜藏的危机正徐徐拉开大网,起义军的未来,祸福难料。
所谓潜藏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是起义军龙蛇混杂,他们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眼中只有美女、金钱或者食品衣物,因而军纪不正。同时起义军成员都不是行伍出身,大多是刘氏宗亲。即使是山贼出生的绿林军,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哪里见过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阵仗。一到行军布阵之时,其弊端就显露出来。日子一长,如果是一路顺利倒还问题不大,但一旦遇到重大变故,那便是兵败如山、一溃千里。二则是刘伯升的军事策略不恰当,他一边四处征战,一边却又拖家带口。而且在其占领的棘阳等地都没有重兵把守,因为刘伯升将全部的兵力都抽调出去,以求一鼓作气,收复天下。
小主,
在如此疏忽大意、盲目乐观的情况下,刘伯升兵锋所向,直指宛城。这日起义军到了小长安,虽然天气昏沉、目力所及,只有百步之内。军中将士以为这次还会向上次一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夺取小长安。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贪功冒进历来是兵家之大忌。果然,王莽军守将甄阜、梁丘赐早就在小长安准备妥当、以逸待劳,率领正规军给予起义军迎头痛击。
仓促组建的起义军一见无法取胜,随即乱作一团。刘伯升眼见大势已去,也难以掌控局势,稳定军心。片刻之间,起义军阵形大乱,士兵们四散奔窜,各自逃命,全军溃败。刘秀、刘伯升的亲人们也在军中,这乱了他们的方寸。刘氏兄弟好不容易救出几人,却已有数十人倒在王莽军刀之下。其中包括刘秀的二姐和三个外甥女,二哥刘仲,养父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经此一役,刘氏子弟元气大伤。
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刘伯升、刘秀二人都没有想到,一旦遇到失败便到了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当他们正准备率残部赶回棘阳之时,官军已经开始大肆攻伐棘阳。幸好棘阳城中,还有一个可堪大用的刘氏子弟刘祉,在他的奋力拼杀下,才得以保全棘阳,留下一个供刘伯升起义军安身立命的地方。
刘伯升、刘秀收拾残部奔回棘阳之时,正好看到刘祉在守城,这才惊魂稍定。然而此刻的宛城,却实实在在地成为刘氏宗族的修罗炼狱。南阳郡守甄阜,听闻刘氏兄弟率军攻伐宛城,立刻下令将在宛城中搜捕到的舂陵刘氏族人全部就地正法。宛城街衢之上,顿时成了刑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刘祉的母亲、妻子、儿女、弟弟等数十口亲属,倒在了甄阜的屠刀之下。舂陵宗室的族人数百口也未能幸免于难。刘氏兄弟闻讯,伤痛不已,赶紧收拢残兵败将,闭门自守,再也不轻易出战。经此一役,他们终于明白,要成大事,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刘氏兄弟此刻才真正成长起来,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基本素质。
生死一战《孙子兵法·九地》中有这样一则:“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就是表明在万般无奈之下,如果能够摒弃一切后顾之忧,一心为战,或许很弱的一群人也可以获得未曾预料的胜利。着名的楚霸王项羽就在攻伐秦军之时,彻底斩除楚人的后顾之忧,打破了做饭的釜,击沉了渡人的舟船,楚人上下一心,终于取得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