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国,灭韩!(2 / 2)

就在赵王犒赏士卒,重赏李牧的时候,一双嫉妒的眼睛正冷冷的看着这一切。

秦王政十五年,赵国发生大旱,多地颗粒无收,秦王认为这是再次进攻赵国的好时机。于是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进攻赵国的方法。

王翦道:“上次肥下之战我军退回秦国境内并非是打不过赵军,而是士卒长期出征需要休整,是战略退却,并不能算真正的失败,并且我军损失是很小的。”

李斯道:“赵国大将军李牧足智多谋,王将军不能大意!灭赵需要长期充分的准备才行!”

杨端和道:“赵军并非不可战胜,李牧的确是非同寻常的大将,但其部卒却非个个骁勇。特别是今年赵国全国大饥,国力不强,民心不稳,赵军缺乏充足的粮草储备,损失的兵力也难以得到补充。

赵军久暴于外,必定将乏兵疲,难以持久。而我秦军则后备充实,补给及时,完全可以通过战略相持拖垮赵军,待赵军疲惫,可击其惰归,一举而战胜之。”

王翦道:“我军可分兵进攻,一部进攻邯郸,分散赵军的注意力,一部由上党出太原,将赵国切断为南北两个部分,分而击之,时间一久,赵军必然无法支持!”

秦王同意了王翦的意见,这次派军分南北两路攻赵,南路军由杨端和率领,进攻邺邑平阳,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由王翦率领,进攻太原,经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

赵国闻讯,迅速派大将李牧御敌。临行前,赵王迁对李牧说:

“将军此番需要速战速决,今年我赵国遭受大旱天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寡人担心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消耗!”

李牧问道:“大王可支持多久?”

“最多三个月。”

“两个月足矣!”

“寡人和赵国的性命系于将军一身!”

“大王请放心,此次必将让秦军付出血的代价!”

李牧回到军中,与副将司马尚商量:“此次秦军进犯北路军是主力,南路军为策应,我们应当先北后南!如果在北面打败秦军,则南路秦军无援必退!”

司马尚道:“将军可放心前去破北路秦军,南路军我会死死拖住的!”

李牧道:“邯郸之南有漳水和长城为屏障,守住应该不难,你切记不可主动出战,以守为主,不管秦军如何示弱都不要出击!等我回来与你汇合再行出击。”

司马尚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于是李牧率赵军骑兵军团迅速向北方挺进,在番吾与秦军迎面相遇。此次李牧一改此前的防守反击战术,与秦军一接触便发动猛攻,秦军由于轻视赵军,准备不足,王翦苦战后被迫下令撤退,李牧却连续跟踪追击,不给秦军喘息的机会。王翦被迫率军撤出赵境。

李牧知道自己手中可用的军队已经非常少,无法对秦军进行围歼,因此秦军退出赵境后迅速下令回师南进,杨端和听闻王翦已经退出赵境,无心恋战,遂下令撤退。秦军第三次进攻赵国仍然是无功而返。

经过三次对赵作战,秦王认识到灭亡赵国并非想的那么容易!他开始重新思考首先灭赵还是灭韩的问题。

这几次出兵,韩国并没有做出一点贡献,相反,秦军还要提防韩国偷袭,经过通盘考虑,秦王终于在心中彻底否认了韩非的建议,决定首先灭亡韩国。

此时韩非已死,韩王也已经上书请求将韩国纳为秦国的藩属国,秦王思索良久,最终还是接受韩王的请求。

秦王政十六年,秦王斥责韩王在秦赵战争期间没有派兵援助秦军,不听从秦国的安排。韩王安接到诏书后非常害怕,为避免秦国对韩用兵,韩王主动把南阳地区献给秦国,同时献给秦王十名美女,全部送到咸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防止韩国献地时发生意外,秦军在南阳附近布置了十万军队,到了九月,秦王政才派内史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

内史腾带领三千精兵前去接管韩军的驻地,韩王命令韩军撤出,秦军顺利的接管了南阳之地的防务。

韩军虽然撤出了南阳,但却希望南阳百姓给秦军制造骚乱,不要那么快归附,以打乱秦军进攻韩国的计划!于是韩军撤退之前,散步了很多谣言,告诉百姓秦军都是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