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应允。
“退朝!”常如林喊道。
还是老规矩,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以及诸位老将军们都还没有离开。
因为他们知道,武皇是一定会召见他们的。
而他们也想看看,幽王给武皇的书信中到底还说了什么。
果然,就在众人没有等待多久的时候,常如林便召唤他们去养心殿。
武皇在此等候多时了,且土豆也放在了这里。
他正蹲在土豆旁边看,手中还拿起一个,时不时的比划一下。
有时候,口中还会啧啧称奇。
“两千五百公斤!”武皇看着眼前那比他拳头还大的东西,总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
“陛下!”
左右仆射六部尚书等人都已经到齐。
武皇示意他们随便找个地方坐,但众人都还是很好奇的围拢了过来。
“亩产两千五百斤,到底是啥场景啊?”
“喏,自己看!”武皇将高世聪、侯天玑还有阚元勋等人的奏疏都丢了过来。
当然,李昭的书信也在其中。
他们凑到了一起开始研究。
高世聪和侯天玑的是最实在的,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读书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
所以,他的准确性是最高的。
其次,便是李昭的。
因为李昭的风格向来都是如此,他不会刻意渲染什么,是多少就是多少。
当然,如果要看当时的画面还有收获时的场景,那就得看阚元勋的奏疏了。
因为他的词语是最华丽的,也是描述最详细的。
文臣们自然是喜欢看阚元勋的。
而武将们最喜欢看高世聪和侯天玑的。
至于李昭的,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李昭也详细的说明了土豆极及其作用和战略地位。
同时也向武皇阐述了接下来交州的大动作。
继续培育土豆,肯定是第一要务。
与此同时,他会在交州三府四州九郡八十一县之地开始推广。
但都是由中心向周围扩散。
肯定是要优先级别高的地方,只有当级别高的地方收获足够多的时候,粮种才会有富裕,才能够逐级而下。
加上因为土豆种本来就不够,肯定无法在第一年就做到全部推广的。
其次,土豆在自然环境下能种植的就只有一季。
而在南方区域,是可以做到一年两季的。
或者是在温室当中可以做到一年多次。
但以李昭那边的技术和手段,一年两季已经是顶天了,其余的地方只能遵循自然规律。
南方可以多种,但现在南方那边没有李昭值得信赖的人。
这种过于“赌人品”的事,李昭是不会做的。
因此,这种条件下,一年一季才是最普遍的。
一年收获一次,即便是产量翻三四倍,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要想真的在同一时间覆盖到整个大武,还是很困难的。
但徐徐推进肯定也是不行的。
因为底层老百姓就斗不过这些大家族。
李昭要做的就是利用京师、交州还有其余几位皇子,将土豆的量给提升起来。
等到他们的量都足够多了后,然后统一发放推广到全国范围。
这样大家就都没办法盯着彼此了。
“陛下,现在是不是就要司农监的人过来。”
“让他们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