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略,在山上掠阵,待到中军接触之后,你再从左翼杀出!”
“镇军在前,以战马二十四匹一字排开,迷惑唐寇。”
“镇军为先锋,配合一千都军,紧跟骑兵之后,从正面冲杀。”
“杜家军,随本将右翼突袭!”
杜家军,杜建孚家族子弟构建的亲兵卫队,战力相比各节度使下的镇军,只强不弱!
话说,江东之人,似乎都热衷于打造子弟兵队伍,如霸王项羽。
战鼓骤响,龙华山上,吴越大军倾泻而下,前线一名来不及撤退的南唐斥候,被一马当先的杜建孚追上,铁槊横扫、力有千钧,一下子拦腰打折,颇有“霸王风范”。
吴越中路军也不遑多让,虽说是乌程都军,却也是从老百姓中精挑细选、青壮劳力,从生存意义上说,都兵的战斗意志力更强!
因为,他们听说了最多关于“长兴屠城”的传言,背后,就是自己家啊,爷娘妻子、三姑六婆、大舅三叔……娘的,唐狗,跟你们拼了!
见状,郑松林率兵杀出,凭借地势之利,吴越军冲的很快,一眨眼,左翼已经接触,弓箭互射、战马互撞、盾牌互顶,最后,宁国军与湖州兵搅和在一起,杀得昏天暗地。
威胁最大的,显然是杜建孚,快马长槊,身后全是死士性格的亲兵,沿着龙华山下冲过来,一路可谓所向披靡。
老杜家三兄弟“皆以武艺称焉”,可不是一句空话!
柴克贞奉命前去营地,长槊对长枪,骂声连连,吼声连连,惨叫连连……随着右翼的强悍战力对抗,很快,平静了几十年的龙华山,转场成为一片修罗场。
“Duang——Duang——”
远处的龙华寺,传来了悠扬、清脆的钟声,一片梵音,令人心静……静你大爷啊!
半个时辰不到,宁国军节节败退,已经后撤三里,再退,就到自己营地了。
“鸣金!撤退!”
与其被追着跑,不如自己主动离开战场,随着急迫的鸣金声传来,唐军按照一年多来训练的节奏,分批次、向后转,快速撤出战场。
待到前军准备撤退时,身后已经涌上来一批弓箭(弩)手。
应了金镶玉的那句话:追,追到鬼门关了!
弓弦齐松,汇集成震耳的鸣奏曲,万箭齐发,如同九天坠落的星辰!
沙沙沙……嗖嗖嗖……
仅仅数轮齐射,造成的伤亡,就超过了半个时辰的战损总和,弓箭,真是冷兵器时代YYDS!
杜建孚在阵前急刹车,一边抵挡箭矢,一边破口大骂,唐狗!郑打猫!特娘的不讲武德!来呀,战啊,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
黑夜很快要来了,呜咽的是谁,怒吼的是谁?这可不好说……
初十,是夜——
太湖之上,惊心动魄,王达、马光惠在波浪中起伏。
山隔太湖,有风无雨,远处隐约传来喊杀之声,搅和的杜建孚心神不宁,细听之下,却只有旌旗在猎猎作响。
“呱——呱”
漆黑的天幕中,盘悬着漆黑的渡鸦,它们闻到了战场的味道,山下,尸体收拢的不彻底,还有不少残肢断臂,可以作为它们的粮食。
一直到子时,五拨斥候返回,均报告唐军没有动静,杜建孚才松了一口气。
“郑经略,安插好暗哨、巡兵,其他的兄弟们,歇口气吧!”
郑松林说道:“末将这就安排,埋锅造饭。”
“要快,天亮之前,发动攻击,将唐寇赶回太湖边上!”
“得令!”
行军做饭,倒也简单,大锅安置好,熬粥,腊八节刚过没多久,军营中还有不少材料可用。
湖州军松懈的那一刻,确切地说,是灶火升腾起来的那一刻,隐匿在观音岭的六千宁国军,慢慢骚动起来了。
藏了一天了啊,齐象下了军令,老实躲着,放屁都得夹紧,动静不能太大!
宁国军士兵也配备的是“老婆饼+肉干+咸菜”的单兵口粮,吃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吧唧嘴。
隐约地,听到龙华山下的高坡之上,响起了勺碰锅沿的动静,传来了米粥的香味,齐象缓缓起身。
“活动一下手脚,下山!”
攻下长兴之后,郑彦华就催促宁国军,赶紧开拔,前往观音岭埋伏起来。
这意味着,在攻打长兴之前,“围点打援”的策略就制定好了。
还是那句话,一切偶然的成功,背后都是良久的预谋。
一名湖州军,浓稠的米粥,夹杂着核桃、绿豆等杂粮干果,香香甜甜,喝上一口心都是暖的。
“能在战场上吃到这样一碗饭,幸福,太幸福了,死都值得!”
一语成谶。
话未落音,碗就落在了地上,撒了一地。
他用手一划拉,胸前扎了一根箭矢,惊恐地看着四周,不少手足正埋头干饭,天空就落下了锋利的箭簇!
“咣当——哗啦”×N
碗筷散落一地,惊恐之声四起,人们这才发现,陡峭的观音岭上,涌动着点点星火。
还吃,收你们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