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小主,
坐下来之后,申屠令坚长出一口气,总算争取了立功的机会。
五门之外的重要节点,进一步分配了兵力,其中,相当一部分兵力,分配到了“苏州城市圈”的关键交通节点,尤其是江南运河沿线,以保护战舰与辎重。
最后,林仁肇决定,自己亲率一千,就驻扎在寒山寺,这个位置,不远不近、地势较高,很适合作为指挥部。
眼看任务分配完毕,潘辰急了,起身询问:“大都督,属下何为?”
一起急了的,还有孙晟,起身说道:“苏州城防信息,在下最为清楚。”
这句话不是吹牛,孙晟就是搞情报的。
林仁肇摆了摆手,说道:“孙统制、潘侍郎,不要心急!接下来两日,你们才是主角,才是最忙的人。”
两人一怔,不解其意。
林仁肇手指地图,依次点名:“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共计五十三处河道,全部都要堵死!”
怎么堵死?河道中插上木桩,横上铁索,或者用小船装满稻草、桐油,有人敢靠近就点燃。
“接下来,舟桥军的指挥权,交给两位,务必在两日之内,在苏州外围打造一座牢笼!”
此话一出,初听不以为意,细细品味,方觉胆寒——
兵法有云:围师必阙。你不能把人逼急了,跟你玩命,留一条路,好让人逃。
可按照林仁肇的吩咐,不仅苏州五门封死,运河封死,交通封死,就连同小舟、小船的水道,也要封锁?
完全不给人留活路啊!
真不怕苏州的老百姓在绝望之下,奋起反抗?殊死搏斗?何必呢!
见众人惊骇之色,一向给人宽厚谦恭、铁汉柔情的林仁肇,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一丝狠厉。
潘辰是“总参军”,相当于皇帝的特派员,他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大都督,苏州城中,至少有八万百姓。”
按照《太平寰宇记》(北宋初年)的文献资料,吴越归降之后,苏州的人口为户,按照“一家五口”的规模估计,人数应该在17-18万之间。
但是,此处的“苏州人口”,包括了苏州全境,如城外的农民、流动的商人等,所以,苏州城内的人口绝对不会有十几万。
大美女凌霄计算了一下,根据《平江图》的规模,苏州城应该有14平方公里,古代城市人口密度不高,参考现代三四线城市的水平,每平方公里大概5000-8000人,所以,城中的人口数量,应该在7万到11万之间。
这一数据,可以进一步通过苏州驻军数量佐证,即吴越采取“三民养一兵”的制度,苏州城内的驻军为两万五千人,算下来,至少需要七万五千个老百姓才能养活,接近八万的数量。
听到潘辰的提醒,林仁肇不疾不徐、不咸不淡地回复一句:“那又如何?”
是啊,那又如何呢?
“诸位,苏州之于吴越,不亚于金陵之于我大唐,用雷霆手段、犁庭扫穴,才能对吴越起到震慑作用。必要的时候……”
林仁肇没继续说,在场的人都知道什么意思。
众人释然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攻打苏州的代号是“铁火焚城”。
铁火合击,玉石俱焚!
好,已经明确了领导的意思,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就好办多了。
把刀磨得锋利一些。
谁知,话锋一转,林仁肇又恢复了往日的神色,说道:“先礼后兵,不失君子之风,还是先通知钱文奉一声。”
众人一脸便秘的表情!
娘嘞,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还先礼后兵,这功夫,你派去使臣,一准会被钱文奉砍了祭旗!
马崇义摇头:“都督,大可不必了。”
“诶,本督又没说派人去通知,诸位,看看这是什么。”
林仁肇说着,从行军背囊中拿出一叠纸,上面红绿两色,还有印刷体的字迹。
“这些东西,出自顾大学士(顾闳中)之手,派人潜入城中,四处发放,就算是递交战书吧!”
顾闳中,没错,就是那个《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
众人凑过来,仔细端详,看清楚了之后,脸上表情戏谑无比。
损,太损了!先搞一波舆论战!
“发放传单的任务,就交各门守将负责,放心发,战船之上拉了几十箱。”
【凌霄简单做了一个图,放在“作者有话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