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向戌讨封(1 / 2)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1581 字 2个月前

弭兵会盟结束之后,宋国向戌向宋平公讨要封赏,宋平公便赐了六十城邑给向戌。

向戌将宋平公的赏赐册封展示给乐喜看,可乐喜看了之后却对向戌说,诸侯中的小国,晋、楚两国以武力来威慑他们,小国畏惧然后才能保证上下和睦,上下和睦了然后才能安定他们的国家,以此伺奉大国,这才是小国能够生存的原因。没有武力的威慑就会骄纵,一旦骄纵就会生乱,发生动乱就会导致灭亡,这是小国灭亡的原因。上天蕴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百姓每一种都使用,缺失一种都是不可以,那么谁又能废除兵器呢?兵器的存在由来久矣,是用来威慑不轨而宣扬圣德的,圣人因此而兴起,作乱的人因此而废亡。国家兴废、社稷存亡、昏聩明智之策,都是从武力上来的。你今天今天想着废除它,不就是欺骗吗?以欺骗来蒙蔽诸侯,没有比之更大的罪过了。纵使没有大的讨伐,你却反而求取赏赐,这是不满足到了极点。

因此,乐喜将册封之书上的字削去并且扔掉,向戌因此也就推辞了宋平公封给他的六十座城邑。

向氏原本想要攻打乐喜,可是向戌却说,我将要灭亡的时候,是他救了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恩德了,又怎么可以攻打他呢?

君子说,这个人,是掌管国家正义是非的人。说的就是乐喜。

又说,用什么赐给我,我就要接受下,这说的就是向戌。

上文古文,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向戌是宋国的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宋国的身份和宋国的位置,宜沟通左右,交往上下,起到了缓和起冲之效。

向戌是有他的功绩的,天下久战,生民久受其苦,君王多受其累,国亦不堪其疲,试问古今往来,四方寰宇,焉有恒战之地、恒战之时。

熄其烽火,平其争扰,安睦总比动乱更让人渴望。

乐喜之言,明世之根本也。根本者,不受光阴纷扰,人力所动。人未改其善恶,性未变其明暗,根本亦不改不变矣。

然乐喜之言,可见其私否?其语在时否?

公中带私,公其多也,私亦不少。

弭兵之盟,汇集诸侯,天下云动,向戌合晋、楚之盟,罢两国久战之兵,见于诸侯,见于诸大夫,见于天下矣。

国睦而骄,人显而满。

宋国与向戌在弭兵之盟中分明处于一个特殊的存在,久受战乱之国必思止战,然亦需不忘战之危。

乐喜警醒宋国、警醒向戌。

其在时否?或在?或不在?

于宋国、于向戌之封赏,在,一时之态不改一世之势,当下之功不变百年之政。

于弭兵之意、人之宏愿,不在,纵万世不易之基、千秋难变之局,不坠一人欲使天下向明、生民向善之心。

弭兵会盟结束之后,宋国向戌向宋平公讨要封赏,宋平公便赐了六十城邑给向戌。

向戌将宋平公的赏赐册封展示给乐喜看,可乐喜看了之后却对向戌说,诸侯中的小国,晋、楚两国以武力来威慑他们,小国畏惧然后才能保证上下和睦,上下和睦了然后才能安定他们的国家,以此伺奉大国,这才是小国能够生存的原因。没有武力的威慑就会骄纵,一旦骄纵就会生乱,发生动乱就会导致灭亡,这是小国灭亡的原因。上天蕴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百姓每一种都使用,缺失一种都是不可以,那么谁又能废除兵器呢?兵器的存在由来久矣,是用来威慑不轨而宣扬圣德的,圣人因此而兴起,作乱的人因此而废亡。国家兴废、社稷存亡、昏聩明智之策,都是从武力上来的。你今天今天想着废除它,不就是欺骗吗?以欺骗来蒙蔽诸侯,没有比之更大的罪过了。纵使没有大的讨伐,你却反而求取赏赐,这是不满足到了极点。

因此,乐喜将册封之书上的字削去并且扔掉,向戌因此也就推辞了宋平公封给他的六十座城邑。

向氏原本想要攻打乐喜,可是向戌却说,我将要灭亡的时候,是他救了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恩德了,又怎么可以攻打他呢?

君子说,这个人,是掌管国家正义是非的人。说的就是乐喜。

又说,用什么赐给我,我就要接受下,这说的就是向戌。

上文古文,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向戌是宋国的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宋国的身份和宋国的位置,宜沟通左右,交往上下,起到了缓和起冲之效。

向戌是有他的功绩的,天下久战,生民久受其苦,君王多受其累,国亦不堪其疲,试问古今往来,四方寰宇,焉有恒战之地、恒战之时。

熄其烽火,平其争扰,安睦总比动乱更让人渴望。

乐喜之言,明世之根本也。根本者,不受光阴纷扰,人力所动。人未改其善恶,性未变其明暗,根本亦不改不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