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装甲炮盾和水泥装甲虽然会增强生存能力,但需要重炮在射角、转向速度、装填速度上做出大量牺牲。
至少高低射角肯定是一坨的。
而要使用装甲炮盾,意味着必须给每台要塞炮都装上机械转向机,不然转向速度也一坨。
对于需要经常更换零件的实验技术装备,它们也不能使用嵌入式的结构,那维护起来很不方便。
在二战中,哪怕炮组被干掉了,只要炮身没有受损,下一个备用炮组冲上去经过简单检查就能用重炮重新开火。
哪怕是75毫米野战炮,也没有脆弱到近距溅射就被摧毁的程度。
重炮本身就是极为沉重而坚硬的钢铁,炮管与主承重与缓冲机构只要没被摧毁,都可以想办法进行紧急抢修。
法术攻击和手雷弹也不过是给这种怪物挠痒痒,只有炸药包和反坦克手雷组才能对其造成严重破坏。
所以这批重炮几乎是摆在简易炮兵工事里,自由开火的状态。
“正北偏东30度,敌空军联队,各阵地做好迎敌准备。”
炮兵阵地附近的防空阵地开始抬高防空炮,将目标套入武器上用于瞄准的铁环当中。
防空阵地交替布置着12.7mm的水冷式重机枪班组和20mm的自动炮班组,他们如舰船上的近防武器一样,负责最后阶段的防空拦截。
毕竟他们面对的敌人基本是血肉之躯,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俯冲而下的大号钢铁怪物。
他们只需要用足够高密度的火力拦截3km以内的高速敌方目标,使用大口径防空武器反而会导致火力严重溢出。
只要敌人空军靠近到3km的要塞近距防御圈,三十六座防御阵地,超过三百门中小口径自动武器就会向目标倾泻出弹雨。
拦截灵活而受弹面小的飞行步兵,怪兽飞行骑兵。
或是用火网将冲到阵线前方的步兵撕个粉碎,将怪兽步兵连带着他们身上的装甲一同打成烂泥。
自动武器和炮兵的登场正式结束了军阵的时代,此后人类都在思考如何缩小自己的行动编制,让每一个大编制下的小编制都能协同承担作战任务。
远方的光点在玻璃透镜中越来越明显,使用神术加速的圣军天使在空中拉出一条又一条的航迹,整整一千五百名飞行步兵携带着攻坚武器向要塞袭来。
水冷式重机枪喷吐出火舌,曳光弹在天空中拉出显眼的弹道,二十毫米的自动炮有条不紊的发射着破片弹,更加沉闷的开火声穿插在重机枪开火的声音之间。
一枚枚黄铜弹壳被抛出,坠落在地面。
映出的是天空中不断坠落的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