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楼氏壮大起来之后,想要进行人口统计的难度增加,楼令只能大致有一个普,不可能再掌握精确数据了。
一个家族都那样难搞,何况是一个国家?
反正只需要知道一点,晋国一战打完没了八万多人,后面会因为疫病继续增加损失,可谓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尤其是折损了大批的正规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知道大概的数据,上到晋周这位一国之君,下到小家族的家主,无不觉得损失惨重,认为晋国应该避免近期再启动大战,完全是时候该喘口气了。
当然会有人存在不同意见,其中包括郤锜、郤至和楼令,乃至于是近期得知继续攻占郑国城池和土地是为了进行分配的中行偃、士匄、智罃、士鲂。
他们是卿大夫,增加更多可提供分配的战利品,一定是卿位家族获得更多,必然在贪婪的驱使下谋求继续扩张。
荀氏、范氏与郤氏、楼氏在扩张上达成共识,更重要的原因是已经得知新攻下的城池和土地是为了分配给他们。
关于重新调动卿位排序,荀氏和范氏则是属于暂时不知情。
有了看得到又能落入口袋的好处,中行偃立刻不再爱好和平,乃至于变得比郤锜和楼令都要激进。
所以说,一个人将会采取何等立场,真的就是取决于能不能获得利益。
“诸侯的损失有数据吗?”晋君周问道。
楼令摇头说道:“他们有意识在进行隐瞒,我们无法得到准确数据。”
列国的君臣又不傻,他们怎么可能不试图对损失情况进行隐瞒或是作假呢。
至于说多报或少报,看哪个国家有什么意图吧。
晋君周问道:“诸位卿大夫没有进行猜测吗?”
楼令说道:“臣这里有相关猜测。”
参与战争的列国,以宋国的损失最大,他们先被楚军入侵,后来的交战是在宋国境内,损失的人口绝对超过十二万,并且会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变得更多,根由是因为疫病的蔓延以及正在攻打郑国。
宋国前后出动五万五千左右的正规军,只是因为战争在宋国境内进行,交战模式变得不像以前,很难不去波及到非参战人员。
排在第二的国家是卫国,他们除了出兵参与“杨梁之战”外,一样出兵在入侵郑国,止于目前应该是折损了四万左右?
损失排在第三的国家是齐国,出征的齐人约有三万再也回不去了。
其他国家的人,损失再是轻微也有三分之一的折损,不是战死便是病死。
要说这一场战争哪个国家的损失最为惨重,无疑会是楚国了。
不算战死或病死的楚人,仅是成为联军战俘的楚人数量就有将近六万。这些成了战俘的楚人,其他国家不清楚,反正晋国不会让楚国赎回。
要是算上楚军战死和病死的人数,到当前为止绝对不会少于八万,后面重伤不治和病死的楚人还会再持续增加。
上面所说的数据是被楚国划为正规军的部分。
辅兵人员没有参战,交战期间爆发冲突的死亡情况并不严重。
不要忘记疫病已经在楚军之中蔓延开来,可不会因为不是正规军就不染病。
楼令有派人盯紧楚军从营中运输尸体的情况,大体上根据每一辆车的可装载数量进行估计,可以粗略判断交战期间楚军病死的辅助人员应该是七万左右。
因为是辅助人员,身体素质一定比正规军更差,各种待遇也必定不如正规军,一旦生病注定就是九死一生。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
楼令认为宋国以后还有罪受。
会让楼令产生那种想法,主要是存在的隐患太多。
交战地点在宋国境内,可能有携带病源的人四处逃窜。
双方掩盖尸体的时候,掩土可能不厚,一场雨就让尸体暴露出来、
有宋人来战场逛游,染上病带回家乡。
联军撤退期间,沿途致使宋人染病。
“战死和病死的楚人不少于二十一万?”晋君周听得个目瞪口呆的表情。
楼令很理解晋君周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说道:“大体上是那样的数据。”
可能楼令还往少了算,真实数据会更高。
那可是二十一万人,晋君周当然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一点,当前多得是人口只有三五万的小国,即便是中等强国也就几十万人口。强如晋国和楚国可以用于上前线服务战争的人,将战兵和辅兵算进去的数量不可能超过八十万。
“二十一万!”晋君周好一会无法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楚国至少动用七十多万人到前线服务这一场战争。一下子没了二十一万,回去之后该乱成什么样子。”
当初,晋国高层了解楚国动员七十多万人,讲事实就是被楚国闹出来的动静吓了一大跳。
那可不是七十万人次,真的是动员了七十多万来回奔波。
晋国动员的人也不少,包括正规军在内,动员的人数应该是在四十万到四十五万之间?
要是将晋国的一众盟友一块算,晋国阵营为了这一场战争动员的人数绝对是接近百万了。
因为参战和服务于战争的人数实在过于庞大,所以这一场“杨梁之战”注定会是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尴尬的事情是什么?没有周王室的戏份。
不对,周王室有戏份,只不过是在开战之前,周天子被迫亲自到场检阅了正在南下的晋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所未有之大战……”晋君周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楼令,一副惊叹地说道:“在下军将的指挥下,战而胜之。”
事实是那么回事没有错,话却不能那么讲。
“此战乃是在君上的监督之下,中军将的指挥之中,臣以及诸位同僚共同出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楼令不是没有那个胆子独揽功劳,纯粹就是做人不能做成那样。
摆几个事实。
哪怕晋君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他是晋国之君,人也到了战场,荣耀自然该是他最大。
郤锜是晋国的中军将,一众卿大夫的老大。
论卿位排序,楼令之上还有郤至和智罃、中行偃。
哪个国家论功劳不是以官职高低去排呢?
说直白点就是,即便什么屁事都没有干,功劳历来是由领导去享有,实际立功的人能够获得分润就该觉得庆幸了。这个当然不公平,跳不出既有的框架,没有单干的资本,又有什么办法呢?
有功劳可以获得分润已经极好,怕的就是连汤汤水水都粘不到一滴。
这不,才有了员工多努力,好让老板提法拉利的说法。
更操蛋的事情绝对存在,有功劳是一点粘不上,出事了却要背锅。
晋君周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吗?他清楚单纯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得到身份,一定会享有最大的荣誉。
如果既是国君又有足够的实力,不光会享尽荣誉,还能超出规则去多占便宜。
晋君周盯着楼令看了好一会,没有看出楼令有任何不满,衷心地评价道:“下军将谦虚了。”
或许是存在谦虚吧?
只是,战争并不是单独由楼氏来打,出兵最多的家族是郤氏,牺牲最大的家族也是郤氏,楼氏的牺牲在一众卿位家族中最轻,不被误会谋私就让楼令知足了。
“我们需要待到夏季下军才归国?”晋君周只是再一次确认。
楼令点头说道:“军中有疫情,疫情结束之前决不能归国。出现疫情的话,一般夏季来临就会结束,等夏季下旬再回国,主要是担忧存在隐患。”
晋君周不解地问道:“为什么疫病到夏季会结束?”
说结束不尽然,一般是缓解下来,会不会复发还要看来年的情况。
相关的知识对于春秋时代的人却不具备,甚至到了近现代都没有被总结出来,要轮到信息时代才总结成为一种科学。
“原来是这样,寡人以为是为了继续讨伐郑国。”晋君周说道。
楼令哪里听不出晋君周什么意思,指桑骂槐那是不至于,有意见则是一定的事情。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真正掌握实力的人不愿意提及,其实是在给其他人留体面。
从楚军撤退之后,直至到了第七天,一些信息传到楼令手上,显示楚军撤到本土的“顿①”之后,开始有队伍脱离主力。
得到那种信息的楼令,他知道楚国起码在夏季到来之前,各地要被疫病肆虐了。
“如果彻底失去控制,比如病毒迭代更新到适应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楚国一定会很惨!”
楼令认为必须针对疫病的事情,要快点拿出相关的方案,要不然一旦列国在秋季又开始出现疫病,晋国也会出现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