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国君臣看来,东南一隅的吴国压根不配当他们的对手,自然不会因为察觉到吴国有军事行动,搞得楚国需要全力应对吴国,没有多余的兵力北上救援正在挨打的陈国和蔡国。
当然了,楚国今年本有计划给予吴国足够大的教训,令尹子重率军约四千准备东进,双方暂时没有正式开打。
从楚国只愿意出兵四千左右去教训吴国,能够看出楚国君臣有多么看不起吴国了吧?
只是出兵四千的规模,怎么用得着令尹子重去统兵?那就要谈一谈楚国当前的内部政治格局了。
楚国连续两次惨败在与晋国的交战之中,一定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两次惨败都是楚君审亲征的状态,可是作为一国之君哪能担责,肯定是要将黑锅甩到足够分量的大臣头上了。
“桐丘之战”被迫承担责任的人是子反,他自己行为不正,再被子重推出去背锅。
“鄢陵之战”打完,子重可没有足够分量的替死鬼,只能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
子重没有像子反那样自戕,用以死赔罪的方式了结,后面不可避免会遭到一再的针对。
比如,各个家族都向南入侵,用掠夺各种越的方式恢复元气,子重却被排除在外。
所以了,几乎所有家族都在南方获取收获的时候,子重要么是率军北上,不然就是待在国内。
那其实是一种排斥和侮辱。
如果子重有自尊心,他早该病死了。
到了现在的阶段,不愿意病死的子重,沦落到以令尹的身份统率四千规模的部队,再去找小国寡民的麻烦。
小国寡民?现阶段的楚国确实是那么看待吴国,看不起的同时,由心地进行鄙视。
而楚国在得知陈国和蔡国遭到郑国入侵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北上救援,跟去年子重率军围困“新郑”,郑国君臣没有投降有关。
郑国突然间变得硬气,怎么可能不会让楚国君臣进行思考呢?
楚国君臣思考下来的结论是,他们确实是伤了元气,暂时无法与晋国正面交锋。
所以了,楚国君臣一致认为应该避免与晋军发生实际交战,他们正在针对南方的各种越,期望可以快点恢复元气。
那么,楚国无法逼迫郑国投降,干脆就选择暂时放下,甚至连陈国或蔡国遭遇入侵都没有出兵救援了。
楚国现在的格局是什么样,很容易看出来了吧?
他们致力于尽快恢复元气,同时针对子重所在的家族,没有闲功夫再去做其它,讲事实就是想做也有心无力。
这里多少也是楚人的民族性格在支撑,愿意抛弃虚假的面子,更注重于实际。
换作是晋国面临如同楚国一般的情况,仅仅是为了面子也会进行死撑,乃至于掏光家底来维持体面。
“一点北上的迹象都没有发现,他们这是放弃陈国和蔡国了?”郤至寻找渠道了解楚国正在做什么,将获得情况汇集起来,得出这个判断。
集结起来的楚军,他们屯驻在“方城”附近。
这个“方城”不是一座城池,那是总长度约三百五十公里的长城。
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情?
没错!
在北方长城没有修建起来的年代,楚国在西北部修筑了这么一道防御链。
只不过,以楚国的命名叫“方城”而已。
另外,北方的长城是各个国家修建,等始皇帝一统天下再连接起来,又区分新长城与旧长城。
并不是之前所有的长城都得到保留,始皇帝在链接原有长城的时候,其实是抛弃掉不少旧长城的。
那也是局势的不同,产生了新的需要。
原先列国是龟缩状态,他们的长城修在南边一些。
等天下一统,秦国大体上是向北扩张的态势,新长城自然是往更北边修。
对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点,也就是秦国灭掉赵国,原先被赵国统治的一些疆域被匈奴占去,直至秦国灭亡都未重新收复。
论接收遗产再开疆拓土,历朝历代只有汉、隋、唐、明做到,其他朝代嘛……
为什么不提满清?满清存在的时候是满人的国家,并不是其他族裔的国家。
楚国修筑“方城”是为了什么?并不是专门用来防御晋国的入侵。
晋国与楚国并不实际接壤,实际上晋军也没有打进楚国本土的例子。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楚国选在当地修筑“方城”是用来防御戎人和狄人,解决了来自戎人和狄人的威胁,可以拿出更多的力量跟齐国展开争霸。
现在,楚国的争霸对手不过是从齐国换成了晋国,随着各种戎人和狄人衰弱,用来防御戎人和狄人的“方城”起到了新的作用。
所以是什么?为了抵御异邦的袭扰,率先修筑长城的国家真不是北方的各国,其实是楚国啊!
随着楚国陷入虚弱状态,早先修筑起来的“方城”,它将变成防御晋军南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不能进入陈国或蔡国。”郤锜提出这个观念。
小主,
楼令附和道:“中军将所言极是。我们不需要陈国和蔡国。”
关于这一点,上一次就让晋国君臣吃到了教训。
陈国或蔡国离晋国实在是太远了!
成了陈国或蔡国老大的晋国,一旦楚国入侵陈国或蔡国,很难不出兵救援。
因为晋国距离陈国和蔡国太远,楚国离陈国和蔡国太近,必须进行救援的晋国出兵少了有极大的风险,出兵多了一旦楚军不交战又白白耗费资源。
“楚国不救援陈国和蔡国,可能会让郑国坐大。”中行偃说道。
对此,其余人心知肚明,只是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
晋国一去,陈国和蔡国会秒速投降,变成晋国的小弟。
郑国是晋国的小弟,指使自家的小弟去攻打楚国的小弟,无论楚国有没有出兵救援,丢的都是楚国的面子。
想让马儿跑,必须要喂草,是吧?
晋国不信任郑国,不代表郑国出了力,一点好处都不让郑国吃到。
无论是作为中原霸主或是天下霸主,晋国一直能吃到肉愿意让小弟喝汤,真不是只凭武力进行镇压。
中行偃见没有人搭腔,转而问道:“我们待到楚国与吴国的交战出现结果?”
他们现在已经大致知道局势了。
楚国出兵不到四千,子重担任统帅。
吴国出动约两万的规模,他们待在“鸩兹”等着埋伏前来的楚军。
“四千对两万,吴国有那么差吗?”郤至并不了解吴国,无法进行判断。
至于楚国?他们是晋国的老对手,身为晋国的大臣怎么可能没有相关概念。
“根据巫臣的说法,吴军极其擅长偷袭,并且不吝于使用各种手段。”楼令不了解史上‘鸩兹之战’的结果,愿意根据已知的情报进行猜测,说道:“我想,楚军也许会是先胜后败的结局。”
当然不是楼令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从两国的态度和已知统帅的性格进行猜测罢了。
当前的楚国非但没有将吴国视为对手,并且还极其轻视。
吴国是一个什么道理都不讲的国家,他们确确实实也是极其喜欢用偷袭、埋伏、欺诈等手段进行战争的一个国家。
今年的楚国只是出动不到四千兵力的规模,结果却是选择走水陆并进的方式东进,等同于自行分了兵。
楼令从申公巫臣那里得知一点,吴国的水师力量并不弱小,再以多打少,很是有得打。
吴国深知楚国的强大,每一次与楚军较量都是竭尽全力。
那么,轻视吴国的子重,他统率的兵力本就少,又先进行分兵,态度就已经决定了战役的结果。
两个月后。
仍然驻扎在“鄢陵”的晋国高层收到消息,楚军果然是先胜后败。
那是子重分兵两路进发,势如破竹进军到衡山脚下。
取得那种成绩的子重设宴款待出征的部队,随后丢下部队先行凯旋。
等子重离开之后,留在当地的楚军主将变成邓廖。
子重在离开前吩咐邓廖继续入侵吴国,邓廖自然照办。
结果是,邓廖率军继续向东,吴军却是有一支军队从水道绕路到楚军的后路,并且邓廖在受到吴军的埋伏后,吴军实施两面包夹击溃了楚军。
击败楚军的吴军并没有停止脚步。
吴军向西收复之前丢失的“梅里”、“鸩兹”两地,并且攻克了楚国的“驾”地,再一次威胁到了“巢”地的安全。
在晋国高层得知战役结果之前,吴军正在朝楚国的“舒”地进发。
没有料到会战败的楚国庙堂,他们得知前方战败,吴军又再一次威胁到“朝”地的安全,能够想象到会有多么暴跳如雷。
楚国在吃亏后,愿不愿意承认大意了且不提,他们一定会集结大军,派去驱赶入侵本土的吴军。
“被你料中了。”郤锜说完,脸上出现厌恶表情,不是讨厌楼令,说道:“吴人比郑人更可恶。”
他们是中原的贵族,哪怕自己坏事干尽,仍旧会本能地排斥一切不守规矩的人。
吴军本就是以多打少,过程中还各种手段,在中原贵族看来一点都不荣誉,赢得极其的可耻。
“楚国会再次出兵吗?”中行偃猜测道。
那根本是不用猜的答案。
再一次被吴国敲了一记闷棍的楚国,楚国君臣怎么可能忍得下那口气?
晋国高层现在需要商议的事情是,他们要不要南下。
对于要不要继续南下,晋国高层已经商议了好多天,在郤锜没有做出决定前,不会有最终的结论。
“楚国明显又变成蛮夷,不能以常理视之。我们不是在趁人之危,对待蛮夷也没有趁人之危这个说法。”楼令先定下这个基调,再说道:“南下吧!”
已知的的情况是,楚国暂时没有抽调驻扎在“方城”一线的部队,他们分成三股驻扎在“吕”、“申”、“阳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