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概率确实比经济环境好的地方高。
那个“刁民”有许多层次的解读,官管不好民可以是刁民,可是爆发战争出精兵的地方往往是一些穷困的区域。
不是要说什么大道理。
经济环境好的人,他们的生活各种优异,不说自小生长在蜜罐之中,确确实实是不那么吃得了苦,个人意识通常也会比较强。
经济环境比较差,自然是有差的原因,一般是交通不便利,导致各种发展不起来。生活在困苦环境的人,他们几乎每一天都在吃苦,习惯了各种辛苦的劳作,忍耐力非同一般,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每一个人拼搏出一片天地的欲望都无比强烈,有机会再怎么紧咬牙根一定想坚持下去。
晋国的地理环境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四面环山便于防守。坏处则是山地非常多,受到大河改道影响遍处湿地与沼泽,导致农业生产非常不便利。
要是能够发展出一些特色,比如开展瓜果资源或贩售矿产资源,其实经济未必会有多差。
奈何这是在春秋时代,瓜果保存不易,制酒没有相关的配方与工艺;矿产资源的铜本身就是货币材料,卖铜还不如制造成钱币。
晋人已经很尽量开垦出农田,得出的结论就是养不活太多的人口,不向外寻求获取的话,要一辈子过得困苦吗?
在晋国依靠武力取得中原霸主地位之后,讲事实就是让晋人尝到了甜头。每一年收取上贡,再换取成为各种生活物资,多少是让晋人有了过得去的生活,尤其是极大弥补了自身的粮食产量不足。
一个人要是尝到了甜头,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当一个集体发现怎么做会一再获利之后,行事风格就会固定下来,还是那种遭遇惨败致使元气大伤,仍然还心心念念继续那么干的风气。
晋人发现使用武力原本辛辛苦苦劳作的收获更大,他们逐渐习惯了遇到事情就使用武力。
而使用武力取得收获不一定是对外,无法对外就会转为对内,搞得晋国不向外进行战争势必就要内斗。
翻开史书一阅,能够知道晋国真就是春秋列国中内斗最严重的一个诸侯国,内斗的场面也绝对比列国大。
晋国每每爆发内战,动用的兵力远比启动国战多,敢信?
而晋国一代代最能打的家族,他们几乎没有例外全部倒在内斗之中。怎么完蛋的?被围攻啊!
“我们一名士兵抵得上三名齐兵,对上楚国可以抵得上五名,其余国家至少是能够抵得上八名。对吧?”智罃像是在算糊涂账那般,讲了比较笼统的概念。
某种程度上来讲,智罃是真的说得太过于笼统了。
怎么说呢?同样是士兵其余也存在区分。
楼令问道:“你说得是同为精锐?”
“要不然呢?”智罃反问。
今天是那一场聚会后的隔天了。
一大清早智罃便来到楼氏这边,当时的楼令刚起床在梳洗。
楼令邀请智罃一块吃朝食。
智罃表示自己的确还没有吃朝食。
两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我说的是卿族的精锐,不是其他家族。”智罃嘴巴里有食物,多少影响了发音的标准。
其实,贵族进行交谈的时候,不允许在口腔有食物的时候说话,会显得极其不自爱与尊重人。
只不过,智罃显然觉得跟楼令相处不用那么讲究,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亲近。
愿意将不好的一面在他人面前展露,肯定是关系很亲近。
关系真的到位,互相之间不会计较,乃至于已经习惯。
旁人看到那副样子都没有人发火,一下子就知道关系非常亲密了。
“啊,然后呢?”楼令暂时没有搞懂智罃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智罃说道:“我们(卿族)的一名精锐对上本国的其余家族(精锐),怎么都可以一名抵得上二到五名的吧?”
楼令想了想,说道:“要看是对上谁。像是对上魏氏,恐怕不好说。”
智罃给愣了一下。
魏氏不是卿位家族,他们却是真的不弱。这种不弱是体现在各方各面,不是单指一项。
从封地质量来说,魏氏的“魏”地虽然不比“温”地或“原”地,粮食的产出却是能在晋国内部众多封地排到前十。
从精锐士兵的质量来排比,同为派出绝对的精锐,只要数量别超过一个“旅(一千五百)”的规模,打起来还真的没有哪一个卿位家族敢保证稳赢魏氏。
“那是魏氏比较特殊。”智罃不是在强撑面子,真心那么认为。
现如今的魏氏,他们虽然被划在中等家族,封地、人口到可征召的兵力却是与其他中等家族形成断层。
当前几个卿位家族,也就是郤氏、荀氏、范氏、楼氏,论体量肯定是楼氏最小。
要从各方各面来排比实力,讲事实真不一定就是楼氏最弱了。
楼氏的体量其实并不比魏氏大多少。
在封地方面,楼氏是比魏氏多,有效人口却是楼氏比魏氏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的“有效人口”就是指“大夫”、“士”、“徒”这些“国人”。
至于“羡”这个新兴阶层?晋国是规划出这个阶层,暂时没有多少贵族真正去重视,他们极可能就是单纯看作炮灰一类。
算上“羡”的话,楼氏在可征召兵源比魏氏多得多,可能跟范氏不相上下。
跟郤氏比的话?楼氏和范氏加起来的兵力才能够跟郤氏持平。
那是楼令很清楚楼氏的短处,一直在“羡”上面发力,为此还在家族内部制定了夏训和冬训。
因为楼令那样搞,搞到楼氏有一支主要由“羡”组成的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新军”比“国人”组成的部队战斗力高。
楼氏的那一支“新军”人数维持在三千,全员的装备由家族来提供。他们的个人武技或许不高,团队的组织度、配合度和协调力极可能是当代的最强。
军队啊,什么时候追求个人武力了?
军队讲得就是集体上的协调与配合,个人英雄主义历来是被排斥的。
所以,别看各种影视作品里面,哪个刺头被看上,再去进行精心的培养,啥啥啥之类,现实或许存在那样的事情,只不过一定是极少极少。
资源就那么多,用来培养有本事却不是刺头的人,完全更合适。影视作品主要是为了观赏性,搞“幸存者偏差”那一套在输入价值观。
要是那刺头的爹或亲戚是某XX,那另外说。
有当过兵的人,讲实话就是看到那种影视作品会脱口而出一句“你特么在逗我?”,随后打从灵魂深处觉得作呕。
现实之中,敢在军队里面当刺头?怕是不知道什么叫来自集体的恶意,敢屡教不改一定会被剔除,一切只因为军队的集体不需要特立独行。
有不会服从命令的可能性,再有本事又怎么样?脑子正常的指挥官,谁敢要嘛!
所以,可以是刺头,一定要真正有本事,并且具有可塑性,懂得什么叫服从。
因为底子不足的因素,楼氏的“羡”一定是所有家族之中最多,并且是每一年都在增加,包括一直在产生新的“徒”。
由“羡”转为“徒”,“徒”再晋升为“士”,正常的晋升流程到这里就断崖式的结束,不会有多少人获得“大夫”的爵位了。
还是拿数据比例吧?
楼氏的一百名“羡”会有十人成为“徒”,一百名“徒”可能会有一人成为“士”,一百名“士”却不一定有人会跃升为“大夫”。
不是什么金字塔的跃升结构,纯粹就是获得大夫爵不止看功劳,完全看出身的层面更高。
在楼氏这边努力还可能获得大夫爵,到其他家族再努力都没有可能。
楼氏有了二十多年的家族历史,产生的“大夫”也就七人,看上去好像很少,从国家层面去看却是显得极多了!
列一个不将附庸算在内,常规状态的征召的数据吧?
仅是对“士”、“徒”、“羡”进行征召,楼氏四万,范氏四万,荀氏五万,郤氏八万。
怎么作为老牌家族的范氏可以征召的兵力跟楼氏一样?
之前提到过了,楼令很重视“羡”这个新兴阶层,家族内部每年夏季和冬季都在搞集训。
范氏虽然经过了新一轮的扩张,但获得的人口全是狄人。他们又不多么重视“羡”的建设,能够征召的人其实是没有增加多少的。
荀氏和郤氏也不重视“羡”的建设,他们的底子却是比范氏要厚,尤其是郤氏更厚许多。
那么一系列的数据罗列下来,了解列国状况的话,一定会发现晋国卿位家族到底有多么强大了。
仅仅是晋国卿位家族在常规状态下征召的兵力,比好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得多!
楚国那边少数几个家族撑起了楚国的一片天,只是现如今的楚国还不是屈氏、景氏和昭氏的楚国,发光发热以及负责捣蛋的是成氏、薳氏和蒍氏。
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国家都是那种状况,齐国的高氏和国氏,郑国的成氏,宋国的华氏和向氏,鲁国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等等。
晋国与其他国家有区别的地方是,晋国的强力家族都非公族,其余国家强力的家族都自认公族一员。
所有国家的强力家族非要有一个排名,没有意外就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一定是排列前十,剩下的席位再被楚国的家族瓜分多数,其余能排得上号也就来自齐国的高氏和国氏。
那是国家体量来决定某个家族的强弱,强国的家族再弱也弱不到哪去,弱国的强大家族再强也有限。
说一个更直观的排比,晋国看上去最弱的卿位家族楼氏,拿出来跟其余国家的强大家族对比,极可能也就比楚国的成氏、薳氏、蒍氏稍弱一些,对上其他国家的家族则就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了。
而晋国的中等家族,将魏氏摘出来之后,无论是从体量还是武力,他们可能难以跟楚国、齐国、宋国这样的强国抗衡,打其余国家则是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