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谁会出局?(1 / 2)

国君赐爵的贵族,不一定真的就是贵族。

哪怕没有爵位,只要多数贵族认为是个贵族,一定会成为一名贵族。

不是说什么“布衣卿相”那一套,这一套也是忽悠人的。

主要是,得到名分是一回事,能不能继续活着才是关键。

这么说吧?国君可以赐爵,贵族圈子可以不接纳,乃至于合伙让得到赐爵的新贵族人间蒸发。

有贵族阶层……,或贵族高大上深入人心的时代,触碰到贵族的门槛,一定会察觉到上述的事实。

长鱼矫曾经没得选,到现如今有得选,不在孤家寡人的那棵树吊死,选择了多数人。

孤家寡人那棵树确确实实会吊死人,尤其这位“孤家寡人”是晋君寿曼。

当夜,楼令正式给几位卿大夫引荐长鱼矫,算是引领长鱼矫进入晋国的贵族圈子。

不止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任何圈子都是这般情况。有人引进圈子,接下来怎么进行交际,能不能有所社交,靠得就是自己了。

“大恩不言谢!中军尉日后且看矫的表现。”长鱼矫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楼令选择亲自送长鱼矫出门,其实只是一种表演,真实态度中未必真的有多么重视长鱼矫这个人。

只不过,礼遇,礼遇,哪怕是演,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身份阶级差距太大,上位者只是演一演,一定会让下位者感到受宠若惊,甚至都恨不得以死相报。

那不是单纯因为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阶级权威,更多是上位者掌握了更多的渠道与资源,下位者渴望获得渠道与资源。在封建时代,一言可决生死,或许是占了更多的比重?

送走长鱼矫之后,楼令回去继续参与商讨。

这一夜,他们聊了很多很多,一直聊到天微微亮才散场。

到后半夜,中行偃的活跃度大增,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只是大多数建议让郤锜和郤至兴趣缺缺。

既然已经洞悉晋君寿曼想做什么事情,他们会立刻做出实际的反应吗?讲事实就是不会。

一夜的商讨并不足够,未来还会频繁地讨论,期间可能会加入新的人选,一定没人有中途退出的胆量。

已经知情了,对吗?

中途退出就是临阵退缩,乃至于有成为叛徒的极大可能性,完全是在逼其余人下手杀死。

第二轮商讨定在那一夜的三天后。

这是士燮被追了回来,他需要代表范氏亲自参与进来。

该次商讨的地点选择在了郊外。

事先,郤锜以狩猎的理由发起邀请,不独独邀请知情者,邀请了不少人作为掩护。

他们分批抵达“周阳”附近。

抵达者一般是下令扎营,随后前去拜访郤锜表示自己来了。

“令。”郤锜看到楼令,热情招呼了一声,指着一个位置,说道:“坐。”

以前的郤锜对楼令不错,可是从来没有这么热情过。

所以说,一块干大事最容易让感情迅速增温。

楼令当然也是抵达会合地点就过来面见郤锜。

在场没有其余一家之主。

“下军将回复有事,无法一起前来狩猎。”郤锜眯着眼睛说道。

根据中行偃的意见,所有卿大夫都应该参与进来,将罢黜晋君寿曼干成是一件众望所归的事情。

这次郤锜邀请众人到“周阳”附近狩猎,为的就是创造聚首的机会,期间会召集该知情的人私下进行聚会,将晋君寿曼使用非常手段的事情公布出来。

韩厥这个人吧?他平时极少参与社交,只有实在推不了才会参加,一旦社交气氛不对,或是觉得没有意思,通常会中途退场。

“下军将……”楼令顿了顿,选择了一下措词,说道:“上军将没有暗示下军将吗?”

换作是跟郤锜和郤至之外的其余人,楼令才不会这样讲话。

主要是什么?

以性格而论,郤锜和郤至都是喜欢简单的人,比较排斥讲话云里雾里进行各种暗示的人。

楼令知道跟郤锜、郤至进行交流要直接,意思绝对要表达得绝对清楚,不然郤锜和郤至哪怕能够听得懂暗示还是会疏离,有可能还会当场开骂。

“为什么要暗示。”郤锜讲出真实想法,说道:“老夫进行邀请,不足够吗?”

够了,够了,真的够了!

郤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郤锜是一家之主,派人正式邀请,难道还不够给面子?

得到答案的楼令心里想道:“要苦了武吗?”

什么意思?

这不是韩厥错过了入伙的机会,哪怕没有成为晋君寿曼刺杀的对象,未来极有可能被端上餐桌嘛。

楼令亲自去韩氏帮楼武求娶韩厥的女儿,双方已经口头达成了婚约。

哪怕只是口头约定,实际上就是一定会实现。

暂时没有举行订婚仪式,只是因为川姬一直待在“韩”地没有前来都城。

为什么楼令说会苦了楼武?根本因由是哪怕韩氏被灭,嫡出的女儿绝不会被杀,有婚约就嫁给未婚夫,没有婚约则是指定人选给娶了,只是指定人选别想有太高的出身。

小主,

韩氏真的被灭,韩厥的其余子女会怎么样?嫡子会一个不剩全被解决掉,多数庶子变成奴隶,剩下一个或少数几个庶子祭祀韩氏的先祖;庶出的女儿会被各个家族买去当女仆,或是被奖赏给灭韩之战有功的“士”。

其实,不管哪一个家族被灭,事后的处理流程都是那么回事。

楼氏可以让楼武反悔不娶川姬吗?答案是:不能!

这个就是为什么楼令会觉得苦了楼武的原因,因为楼武一旦在韩氏覆灭后娶了川姬,不止无法从川姬这边获得任何助力,相反因为川姬的家族灭亡会增加很多负担。

所谓的负担包含太多,其中一个就是楼氏必然参与瓜分韩氏,导致川姬会恨楼武这位自己的丈夫。

楼令为什么觉得韩氏要糟?

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几个家族要合谋干大事,合谋干了一件大事的几个家族短时间内会是盟友,其余没有参与的卿位家族一定会被针对。

那并不是什么一不做二不休,纯粹就是参与和没有参与变成天然对立,谁都不肯相信对方,演变到付诸武力只能存活一方的格局。

因此是,既然没有手持餐具坐在餐桌上,那就摆到盘子再被端到餐桌上。

只是,这一个过程也许会有些长?

讲真话,楼令很是嫌弃当前的慢节奏。

生活上的慢节奏属于没有办法,原因是交通的限制摆在那里,也要考虑调动起来的各种难题和消耗。

轮到要罢黜国君却是行事慢吞吞,每拖一个呼吸都让楼令觉得是在增加失败的机率。

比较要命的在于,楼令只是参与者之一,有一定的话语权,不到能够催促郤氏、旬氏和范氏快刀斩乱麻的份量。

楼令没有过问有没有邀请栾氏或其余家族,回到正在搭建中的营地,看到正在忙碌的楼武这个儿子。

作为一家之主,身处当前的年代,不是楼令想要太过偏袒楼小白这个嫡长子,完完全全就是因为必须去那样做。

雨露均沾?符不符合当代的实情倒是其次,去了解“推恩令”到底什么情况。

大家族的奋斗过程绝不是平平和和,他们为什么基本上不分家?正是因为实力会被分散,然后被仇家逆袭成功,再被一个又一个灭掉。

春秋时代虽然区分大宗和小宗,小宗仍旧需要听从来自大宗的命令,等于实际上仍是一家人。

当然了,总会有意外的存在,比如小宗倒戈大宗,或是真正上分家各过各的。

楼令既然魂穿了一把,肯定是要做大事业,自己这一代无法完成“四海一”的伟业,难道不会盼着由子孙来完成,想要将事业做大做强,留给子孙更多的底蕴吗?

等到一定的年纪,看当时的实力到底怎么样,能做当然是楼令自己给做了,无法办到则是立国和“一天下”的理念传给子嗣。

想要完成那样的目标,怎么可以一再分家呢?如果当时不是必须那样做,楼令不可能选择让楼武在未来分出去。

“父亲?”楼武早就看到了楼令,发现楼令站了很久,走过来问候。

楼令先“嗯。”了一声,再问道:“有人过来吗?”

“之前智氏之主派人过来了一趟,邀请父亲一起外出狩猎。”楼武怎么不是称呼智罃为舅舅呢?

这个就是楼武非娇姬亲生的原因。

所以,哪怕阿娇是楼令所有孩子的母亲,在她母族的应对上,还是有着各种明显的区别。

然后,楼武没有一官半职,不能用官职来称呼某人,只能使用“智氏之主”这个称呼了。

那么,楼武能够用亲戚关系来称呼郤锜、郤至吗?那肯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