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对信息的收集历来重视,并且早早就安排了相应的人手前往各处。
碍于交通不便的关系,楼氏众人能够前往的所在不多,只是商业气息浓烈的城池一定会有,再来就是处在交通要道的城池或村庄了。
同样是因为交通不便利,守在各处的楼氏众人,他们哪怕是获得了什么样的消息,通常是在获知消息至少一个月后才送到楼令手中。
所以了,类似的情报收集,所获得的基本是“过时”了的消息,无法第一时间去做出反应。
只不过,哪怕消息会过时,楼令起码能够从各处传回的情报,得知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传回的消息越多,楼令肯定是对天下局势的发展有更明晰的判断力,甚至能够推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这些事情,楼令却是没有必要刻意去对谁说。
楼令只是会在教育楼小白的时候,大量去使用与举证,有点像是充当了教材。
类似的教育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楼小白的眼界。
而一个人的成就,其实跟他的眼界高低有极大关系,不然就不会有“坐井观天”这么一个成语的存在了。
每一次,只要楼令对天下局势发表看法,听众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先肯定楼令言之有物,接下来就会越加信服。
这样子的楼令在外人看来可不再只是武力强横,能够对天下局势发表言之有物的看法,还代表有了执棋的能力了。
“你……”郤至并非不了解楼令武力值之外的优秀,只是挺纳闷地说道:“跟他讲那些做什么?”
楼令能说是讲给魏颗以及孙林父听的吗?
想要让孙林父更听话,只是表现出强横的一面,算是一种逼迫。
给孙林父谈论天下大势,再引导到卫国自身上面,他起码能够理解晋国君臣对卫国有全盘的考虑,可以更安心当晋国在卫国的代言人。
轮到魏颗?如果他印象中的楼令只是武力值超高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审视能不能与楼氏合作,哪怕想跟楼氏合作也会极力争取有利位置,乃至于只想利用楼氏。
楼令是真的想跟魏氏携手获取卿位,并不想两家先耗上一波,及时让魏氏众人了解自己在武力值之外的能力,是不是显得很有必要了呢?
“我知道你是想让他增加信心,可是没有必要。”郤至显得极其自信,甚至昂起了头,说道:“我们的存在就能够给予他最大的信心。”
话说得没错。
晋国愿意在某个诸侯国扶持谁,得到扶持的对象都能够起飞。
只不过,还是那一句话,哪怕是想要利用人,被利用对象心情忐忑,或是更明白自身定位,两者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魏颗刚才一直盯着楼令在看,等楼令视线移动过来,倒是自己将头别开了。
“我为什么不敢与之对视?”魏颗等反应过来,情绪不由非常复杂。
纯粹就是楼令再一次表现得光芒四射,不止孙林父重新认识楼令这个人,何尝没有让魏颗耀眼到了呢?
因为魏颗有更多的想法,潜意识里就不敢与楼令对视,下意识会别开脑袋了。
“他是在心虚?”楼令当然看到了魏颗表现,不得不这么想。
楼令也就走向魏颗,笑眯眯与之交谈。
一阵聊下来,楼令却是感受到了来自魏颗更多的尊重,以及更为明显的善意。
有本事的人,他们必然获得更多尊重。
魏颗现在就很需要尊重楼令,除了试探有没有合作的空间,还想要让楼令作为带路人,争取与郤氏更正式的搭上线。
在魏颗看来,魏氏与旬氏和平分手之后,范氏和韩氏才不敢接纳魏氏,只有郤氏有那份担当。
因为魏氏众人想要靠近郤氏的原因挺多,其中就包括当前的郤氏核心人物都比较耿直,他们也极其骄傲,不会去顾虑更多,有极大可能性吸纳魏氏进入圈子。
要说最重要的事情,主要是魏氏众人亲眼看着楼氏在崛起过程中获得了郤氏的多少帮助,认定自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楼氏。
许许多多的贵族,他们的想法跟魏氏一样,也就导致投靠或依附郤氏的家族不断增多,更进一步让郤氏的实力得到膨胀。
楼令当然看出那些事情,非常讶异或纳闷的事情是,他从郤锜或郤至这边得到的回馈,两人一致认为那些人依附郤氏再正常不过,没有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站在受益者的角度,不好让楼令明白去提,暗示则是必须做,只能哪一天郤锜和郤至能够搞明白了。
卫国进入国丧阶段。
他们排到列国通知的人,一般是会随之跟着使者团一块回来。
任何一个诸侯国的一国之君薨逝,一定要通知到周天子。
而周天子通常只会派出合适的公卿慰问,并不会亲自赶到臣下的葬礼现场。
半个月后,第一批抵达“濮阳”的使者团来自鲁国。
代表鲁国而来的是叔孙侨如,他第一时间前往宫城对卫国先君夫人以及储君衎进行慰问。
小主,
随同叔孙侨如一块前来的还有鲁国的史官,他将负责记录卫定公葬礼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列国谁来了,他们在葬礼上有什么表现,回国之后储存到典藏室。
另外会出现的史官来自“洛邑”,他所记录的一切也是放在典藏室,只不过这个典藏室在“洛邑”城内。
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程度,大概率是会追求身后名。
以前只有周王室拥有记录历史的资格,后来加上了一个鲁国,到现在列国也在自行记录,只是权威性质方面各自存在差距。
以顺序的话,自然是周王室最重,再来是鲁国,后面才轮到列国自己。
而列国的史书,它们在灭国之后会被胜利一方拿去,可能是毁掉,也能是胜利国藏起来。
等秦国扫灭列国之后,其实始皇帝一开始有派人将列国史书妥善保管,后面因为儒生侮辱始皇帝的生母,再加上一众术士乱跳,尤其是后面儒生在泰山封禅上耍了始皇帝一通,才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
所谓的“焚书坑儒”,焚的就是列国的史书,坑杀的大部分人乃是术士,少量儒生也在其列。
至于后面的儒生一直拿“焚书坑儒”说事,其实就跟二战之后鱿鱼一直强调乃至于夸大自己是受害者,不提到底做了什么才被惩罚一样。
当然了,后世儒生强调“焚书坑儒”,讲真话是有点乱认祖宗的意思。原因如上所述,始皇帝所坑杀的人,他们大部分是术士。
其实,一再进行强调,只是在保留“追究权”这么一个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