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之前已经注意到。
汾水分东岸和西岸,楼氏在汾水的东岸和西岸都有封地,大多是在汾水西岸。
“难怪祁氏会走东岸。”楼朔嘀咕了一句。
之前,祁氏的队伍与楼氏队伍同行,一直到“吕”附近才分别。
要是以往的话,祁奚到了“瓜衍”附近就该找位置过河到东岸,他们这一次到“吕”地过河去西岸,走“阴”地再往北的路线。
不知道有没有提到过大河改道的事情?当时河水冲刷了两百数百里的范围,受灾的国家包括晋国、卫国、曹国、鲁国、齐国,又以卫国和齐国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
在大河发生改道的四五十年之内,好多区域变成了湿地,不少地方甚至充满了沼泽。
晋国受到影响的区域集中在东部和东北部,其余区域一些连接大河的河系也是水位上涨,漫过本来的河堤掩盖周边。
在“平陵”西南方位的那个地方,它本来并没有湖泊,还是大河改道之后才形成湖泊,并且占地面积极其大。
祁氏的“都”就在那个无名湖泊的东北角方位,由于地势较低的关系,没有形成湖泊的区域变成了湿地。
了解地理环境的人一定清楚一点,湿地真不适合栖息,平时能够不走绝对不会有人刻意途经。
当前距离大河改道也就过去十八年,晋国的“邯郸”地以东还是一大片的湿地,霍太山的东北方向则是形成了一大片的沼泽地带。
受到更大影响的卫国,他们干脆就失去了大河北岸的所有土地控制权,一下子龟缩去了大河南岸。
同样受到巨大影响的齐国,他们干脆舍弃了济水以北的所有行政区,哪怕当地的主权仍旧归于姜姓吕氏,可实际上济水北岸干脆就是荒无人烟。
大自然灾害之下,人力很难去抚平,只能留给时间。
十八年的时间过去,今年要向北而行的祁氏,他们首次走汾水东岸。
“我思来想去,现代的晋中附近,确实是没有什么大型湖泊。”楼令之前不知道大河改道的事情,挺晋地怎么会有一个大湖泊的。
楼令看着汾水之上泛舟渔猎的人,说道:“去人问问,有没有虾或螃蟹。”
自然有人受命前去。
当前什么最好呢?没有受到各种污染的水系,水产真的不要太丰富。
尤其是受于各种“专利”限制的关系,反正普通庶民上山砍柴、捕猎或下水捕鱼、抓虾、逮螃蟹都算是触犯到了专利权,轻者剁手剁脚,严重上到会被处死。
山与水系的专利权并不是在贵族控制之下,其实是在一国之君的手中。
一国之君哪怕是派人巡逻,该派出多少人才能盯住所有?
一般情况下,各地贵族其实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治下的任何人上山或下水,只是决不允许他们用收获去做买卖。
楼氏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楼令在晋景公那里获得了除外铜矿之外的使用权,到了晋君寿曼这一代没有被取消。
不好说是晋君寿曼知道或不知道,反正楼氏对山林和水系的利用权没有过时。
因此,楼氏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山林和水系的资源,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楼氏各阶层的餐桌。
“父亲要亲自下厨吗?”楼小白瞬间兴奋起来。
在一众楼氏二代的记忆中,小时候为数不多与楼令相处的时间,时不时就能够吃到没见过以及好吃的东西。
现下很多调料没有引进诸夏大地,只是烹饪手法其实能够改善口味。
楼令没有魂穿前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异常的忙碌,奶奶几乎不会过来照顾,哥哥是个十足爱玩的人,他很小就需要掌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一个家庭成员来讲,楼令看上去有点惨,何尝不是得到了锻炼?
当然了,没有人想要获得那般的锻炼。
总得来说就是,楼令没有多么高超的厨艺,烹饪一些食物的技巧却是掌握。
春秋时代的食物就是白水煮。
注意了!
在春秋时代,什么食物都是丢进水里去煮,不注意火候,也不看是什么食材,反正就是煮到烂。
一些食材煮烂了会很好吃,更多的食材一旦煮烂了也就真的烂到难吃的程度。
同样是煮肉,楼令却会控制八分熟左右。
八分熟的肉,它吃肯定不会有什么毛病,口感方面一定比煮得烂熟要好很多。
蔬菜之类?其实也讲究火候。
或者应该说,什么食物应该煮到什么程度才好吃,它们真的存在讲究。
一行人回转,只是没有马上回去府宅。
这一座“太原”城的格局跟其余城池一样,城东和城西作为交易区,城北主要安置一些手工制造业,中间和城南则是住宅集中区域。
楼小白知道将要去哪里,离得比较远就听到密集的打铁声,促狭地对楼武挤了挤眼睛。
在楼氏只有两个人拥有精良的铁质甲胄,也就是楼令与楼小白了。
作为庶子的楼武心里也清楚不能跟作为嫡长子的楼小白攀比,只是很渴望拥有一套铁甲。
他们不用七弯八拐,走着宽敞的大道就直接到达目的地。
在城池的规划上,楼令知道七弯八拐有七弯八拐的好处,还是像有强迫症那般给城池各区域分划出坊、闾。
即便是在城外,楼令也根据当代的习俗,设置了明确的“社”这个行政单位。
周边的村庄之类?一开始有开拓团过来,当时可无法惬意地想选哪里就是那里,轮到楼氏大举发展太原盆地,再规划则是属于人为制造麻烦了。
“我让工匠打造了几套甲胄,有你们的份。”楼令走进去之前,说了这么一句。
楼朔知道自己发挥的地方不在战场,高兴归于高兴,没有多么激动。
楼武的脸色呆了呆,瞬间激动得涨红了整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