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等等,让我捋一捋(1 / 2)

“这么说来,我身处的就是晋景公当政的时代,会发生一次赵氏覆灭的事件,现任国君最后的下场也是历史上独一份啊!”

有大事件能够对照,可算是让楼令稍微搞清楚了自己所处的时间节点,只是仍旧没有太大的鸟用。

为什么?因为楼令知道的春秋历史,尤其是晋景公一朝的历史事件并不多,能够对赵氏被覆灭有多一些了解,主要还是有看过改编后的电影。

有一点却是必须说清楚,天朝拍电影当成娱乐在观赏就好,千万别以为演绎的是历史上发生的史实事件。

第一是因为编剧和导演都不靠谱,他们哪怕对外宣传有多么考究,懂行的人看了内容,忍住爆粗口已经是嘴下留情,没忍住就该吼嗓子:你们特么就是那样去考究的?到底考究了个啥!

等被专业人士问到底考究了什么之后,导演的答案大概率是:借个背景而已,娱乐娱乐罢了,何必当真呢?

尼玛!

宣传考究的是他们,强调不必当真又是他们,几乎跟将自己拉出来屎再吃回去差不多。自己恶不恶心不清楚,反正观众感到很恶心。

第二个原因。

不知道是谁开了个坏头,身为九五之尊不止带头自己篡改史书,还大范围地进行修史,连自己的起居录都要观看,看完之后还特别吩咐史官:写好点,一定要好好写。

好吧,点名了!第一个那么干的就是李世民,他起的这个坏头。

皇帝啊,还是囚父杀兄登的极位,亲自开口让史官写好点,一定要好好写,简直是暗示得不要太明显,史官敢不“好好写”吗?!

换作讲的是“如实写”,说不定真有头铁的史官真的如实写。

不过,大概率后面也是被修改的份。

毕竟,李世民觉得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最爱看的就是自己的起居录,再书写一本叫做《帝范》的着作。

真有敢往史实去写的史官,多少够被杀的,还要连累族人。

那么,史书可以被后朝随意修改,乃至于为了自己的正义性去进行抹黑,后人还能相信史书上那些内容的真实性吗?

别说到了南宋还出现一个“司马缸砸光”当主编修史,写什么全凭自己的好恶,小朝廷对修史也有很大的要求,一部《资治通鉴》编得简直是私货满满。

到了后世,史学家考究隋唐之后的历史,没有谁会只拿一本官定史书来做定论。相关工作者基本都是一再考古,也就是挖人祖坟寻找相关的历史片段记载,再结合起来进行对照,慢慢给予某个历史片段定性,乃至于都不敢进行绝对的定性,只说是最有可能的史实。

以为只有诸夏那样吗?起码诸夏还有记载历史的习惯,个别历史人物也很爱写自己的传记,再加上各个地方上的地方志,互相对照总是能够窥视到历史长河的一点点真相。

其他文明当然也有史官,只不过他们可能不叫“史官”,可以称呼为祭师,也能够被称作学者,反正就是那么一回事。

诸夏这边的史书甭管靠不靠谱,反正史书都被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