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长乐堡(1 / 2)

1644英雄志 韭菜东南生 1271 字 2个月前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京军,也就是从各地抽调而来的卫所兵精锐全军覆没,为保卫京师,朝廷紧急推行募兵制。

不同于卫所兵,募兵不但待遇高,而且来去自由,不世袭,不累及子孙,有较大的吸引力,也因此能招募到更好的兵源。

此后,大凡战斗力较强的军队都是由招募而来,如戚继光的“戚家军”、俞大猷的“俞家军”、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的辽东兵等等。

到了明末时,卢象升的天雄兵,吴三桂的关宁兵,曹文诏、曹变蛟等勇猛善战的总兵,他们麾下的兵马大部分也都是募兵,又在募兵之中,选择勇猛敢战之人为家丁,高薪供养,一旦有战,家丁为绝对的主力和中坚。

不同于卫所兵,募兵耗费大,募兵愈众,所耗也就愈多,大明朝廷养不起,所以明知道卫所制弊端重重,军纪废弛,但朝廷却一直保留卫所,缝缝补补,想方设法的维系,而在这中间,卫所制的角色也有所改变,卫所兵最大的功能,不再是从军作战,而是偏向屯田,为募兵提供后勤支援。

这一点,在九边重镇中尤其明显,各镇的主力基本都是募兵而来,但辅兵和后勤支援,则还是由原先的卫所兵负责。

榆林卫也不例外。

榆林是边疆重镇,设有一个卫指挥使司,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

尤家世袭的是中卫所。

其治所就在榆林城外十五里的长乐堡中。

去年之前,这个职位属于尤振武的父亲尤见龙,他在担任游击的同时,也兼着中卫所的千户,但在尤振武中得武举之中,尤见龙觉得儿子已经成年,应该多加历练,于是就向老爷子尤世威提出,将千户职位传给儿子,让儿子熟悉卫所,但有机会,千户和武举人的身份叠加到一起,初始为将的官职,就可以稍微高一阶。

尤世威同意了。

于是,尤振武提前成为了长乐堡的千户。

对于长乐堡,尤家人太熟悉了,尤世威尤定宇小时候都在长乐堡长大,只是后来成了总兵之后,地位改变,才在榆林城里买了宅子,作为下一辈,尤振武出生在榆林城里,对长乐堡的感情没有上一辈那么深厚了,但爷爷尤世威和父亲尤见龙时不时的就会带他回长乐堡,“少公子,少千户~~”每次他回堡,堡中的军户都会亲切喊他,向他行礼,论起来,他对堡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是一草一木都非常的熟悉。

“这一次出征,老刘头,没有跟着去吧?”颠簸之中,尤振武忽然问。

“你是问打铁的那老头吗?没,他和两个儿子都在堡中。”翟去病打着哈欠,颠簸之中,快要睡着了。

尤振武点头。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知道,大明已经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要想改变历史的进程,靠铁甲弓马的旧式军队,很难拼过李自成无穷无尽的炮灰大军,更不用说辽东的建虏了。

要想改变明末的历史,在军事上压制李自成和建虏,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锻炼新军,发展火器。

除此,再没有其他的办法,或者说,其他办法都不能在短期奏效,无法迅速的拉出一支强兵来。

火器需要铁,铁需要匠铺和匠人。